首页|“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以长治市史家庄村为例

“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以长治市史家庄村为例

扫码查看
目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城中村”居民的价值观念,实现“城中村”居民价值观的现代转型,使他们共享城市改革发展和文明成果,促进城市面貌协调发展,很有必要进行“城中村”的改造。当前我国对“城中村”的改造也主要是物质层面的粗放式改造,其中以经济补偿为主要手段,而对“城中村”居民向城市融入过程中价值观方面的诸多问题鲜少涉及。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城中村”居民对融入城市有着强烈渴望,但在融入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他们同城市市民一样生活在城市中,但却面对着生存压力、身份定位和社会接纳度低等诸多困难,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正确引导“城中村”居民在城市融入中的价值观,既关系着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市,获得个人及家庭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进而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 本文以长治市史家庄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分析“城中村”居民价值观的现状,以“现状表现—归纳特征—分析成因—提出对策”为脉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城中村”居民在城市融入中,由于职业特点、生活环境、身份境遇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价值观既含有农民特有的乡土情怀,也带有城市居民精神的特质,表现出“二元性”特征。推动“城中村”居民在城市融入中实现价值观转型,促使他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逐渐弱化身份差别,增强主体意识,推动他们主动融入城市生活;营造温和的接纳氛围,为“城中村”居民顺利完成由农民到现代化市民的转变提供援助;提高对城市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为其精神家园寻找归属感,帮助其树立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市民观”,实现现代转型。

韩雨诗

展开 >

城中村居民 城市融入 价值观 二元性

硕士

思想政治教育

王宇雄

2019

山西农业大学

中文

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