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米糠粕来源与工艺对仔猪和生长猪有效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米糠粕来源与工艺对仔猪和生长猪有效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扫码查看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不同来源、不同生产工艺米糠粕(Rice bran meal)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体内消化代谢试验,分别测定其在仔猪阶段和生长猪阶段中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标准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并且建立动态预测方程,补充完善了猪饲料原料数据库,为准确快速配制猪饲料提供了理论数据和方程。 试验一 比较测定了 20个不同来源米糠粕的营养成分及其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粗脂肪、淀粉、粗纤维等常规指标变异系数较大(>10%);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小,除胱氨酸外,各氨基酸变异系数均小于10%。膨化或制粒对米糠粕的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试验二 选取24头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采用尤登方设计,分别在仔猪阶段和生长猪阶段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每个阶段连续进行3期(n=6),仔猪阶段和生长猪阶段的初始体重分别为9.4±0.9 kg和42.8±5.4kg。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得到10个米糠粕的消化能和代谢能,并且分别建立两个阶段的有效能预测方程。整体分析结果显示,生长猪阶段的米糠粕代谢能极显著高于仔猪阶段(P<0.01);膨化米糠粕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有高于制粒米糠粕的趋势(0.05<P≤0.1)。在干物质基础上,仔猪阶段消化能和代谢能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 2496 kcal/kg(2083 kcal/kg~2750 kcal/kg)和 2329 kcal/kg(2004 kcal/kg~2596 kcal/kg);生长猪阶段消化能和代谢能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2546 kcal/kg(2225 kcal/kg~2974 kcal/kg)和 2475 kcal/kg(2154 kcal/kg~2923 kcal/kg)。 试验三 选取24头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进行瘘管手术,采用尤登方设计,分别进行仔猪和生长猪两个阶段的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试验,每个阶段连续进行4期(n=8),仔猪阶段和生长猪阶段的初始体重分别为15.2±1.8 kg和36.5±4.1 kg。试验以无氮日粮测定内源蛋白质和氨基酸损失,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米糠粕作为唯一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配制试验日粮,测定了10个米糠粕(同试验二)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和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并分别建立两个阶段的SID预测方程。结果显示:在仔猪阶段,10种米糠粕的AID和SID粗蛋白质平均值分别为40.79%和70.42%;AID和SID赖氨酸平均值分别为56.64%和68.35%;AID和SID蛋氨酸平均值分别为70.53%和76.46%。在生长猪阶段,10种米糠粕的AID和SID粗蛋白质平均值分别为32.71%和69,77%;AID和SID赖氨酸平均值分别为60.63%和74.08%;AID和SID蛋氨酸平均值分别为67.71%和73.63%。除蛋氨酸和脯氨酸外,生长猪阶段的其他SID氨基酸要显著高于仔猪阶段平均值;除精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外,制粒米糠粕和膨化米糠粕的其他SID氨基酸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不同米糠粕的营养成分、有效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均存在较大变异。米糠粕在生长猪阶段的有效能值要高于仔猪阶段,膨化米糠粕的有效能值有高于制粒米糠粕的趋势(0.05<P≤0.1);米糠粕在生长猪阶段的大多数SID氨基酸显著高于仔猪阶段,而两种生产工艺之间米糠粕的氨基酸SID无显著差异。

林国钊

展开 >

仔猪 生长猪 米糠粕 消化能 代谢能 氨基酸消化率

硕士

畜牧

尚秀国;李平

202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中文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