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西玉米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山西玉米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扫码查看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作为重要的玉米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玉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方式的改变及抗性品种的推广,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山西省各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情况呈加重趋势,严重影响我省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为更好的防治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试验以晋北、晋中、晋南三个地区采集的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为材料,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病原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品种抗病性鉴定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旨在为山西省玉米大斑病病原鉴定和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结果如下: 1. 将2017~2018年在山西省36个县市采集的玉米病叶进行病原的分离纯化,共获得180株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并对其鉴定,结果表明:山西省从南到北所采集的大斑病菌不论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运城所分离的大斑病菌和其它地区所分离的病菌差异最明显。说明山西不同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分化变异。 2.选取分离菌株中具有显著地域差异的病原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源、碳源、pH 值和温度对不同地区大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最适氮源为硝酸钾,最适pH值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25℃,但碳源则无显著差异。 3.通过对2017年共210份供试品种,2018年共243供试品种份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普遍具有较高的抗性,但未发现免疫品种,高感品种比率很低。大多数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为MR或以上。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比生育期短的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水平高。

杨淳博

展开 >

玉米 大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品种抗病性

硕士

农业

王建明

2019

山西农业大学

中文

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