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地质公园规划研究--以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地质公园规划研究--以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扫码查看
地质公园是以一定规模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结合周围自然、人文景观组成的一类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地质公园的蓬勃发展,部分公园重开发、轻保护,在运营模式、管理机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地质遗迹保护与公园可持续发展。 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外地质公园规划模式案例比对与文献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游憩机会谱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与社会学理论,采用实地调研、ArcGis辅助分析、SWOT态势分析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以陕西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实地调研与景观资源分析基础上,总结实践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得出以下结论: 1.对国内外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与案例总结基础上,分析得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规划要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突出特色、统一管理、永续利用”原则,在原则指导下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公园景观资源评分划级,针对评价模型采取低干预景观与地质遗产活化两大规划策略,在全面严谨的数据支撑下完成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最终构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框架。 2.经调研分析,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以火山地貌与崩塌地貌景观为主,地质遗迹景观、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公园中部,原有景观资源种类丰富且质量较高。公园发展拥有国家政策扶持与地方经济支持等优势,但同时存在旅游资源整合不足、管理混乱、内部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考虑国内同类公园竞争激烈、旅游市场更新换代快、游客旅游需求多样等威胁,要实现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重新整合优化各类景观旅游资源,结合公园周边森林旅游、康养旅游等多类旅游形式,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全域旅游环线,实现“以资养区”的经济良性循环,促进公园可持续发展。 3.以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实践对象,验证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可行性,综合考虑上位相关规划与公园现状,划分地质遗迹、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科普宣教、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金顶、火山岩、卧龙湾、莲花寨、孟石岭五大景区与两类三级保护区,形成“一核、二心、三带、四环、五区”规划结构,专项规划部分以具体规划措施进一步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为同类地质公园提供“原则-评价-策略”规划理论参考与实践经验借鉴。

梁依晨

展开 >

地质公园 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

硕士

风景园林

王诚吉

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文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