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集合量词“伙、群、堆、批”的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集合量词“伙、群、堆、批”的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在汉语表达系统中,量词是独具特色的一类词,种类丰富,使用广泛,成为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伙、群、堆、批”这组集合量词在语义及用法上有所重叠但又不尽相同,给汉语学习者的习得和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困扰。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理论和三个平面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字源探究这组集合量词的历时语义演变,结合语料库对其进行全面的共时平面描写进而分析异同,并结合语料库偏误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历时方面,结合《说文解字》从字源方面进行探究,结合古汉语语料库,追踪集合量词“伙、群、堆、批”的词性及语义演变路径,重点把握它们最核心的语义特征,关注其在隐喻转喻机制促动下搭配对象的扩展,明确认知理据。 共时方面,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展开描写分析,句法方面,从“数+量+名”“形+量”“指+量+名”及重叠形式这几个结构形式考察集合量词“伙、群、堆、批”的语言使用规则及与其他句法成分组合搭配的能力;语义方面借助名量搭配情况分别考察其语义特征,而后进行对比分析,明确这组集合量词在语义方面的异同点;语用方面,分别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语用方面的差异。 然后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相关的偏误语料情况,将偏误类型总结为误用、误加、遗漏、错序、书写偏误五类,从教材和学习者两方面探究偏误原因。在本体知识和偏误分析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可以增加中文注释内容及典型名量搭配,合理安排针对性练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范畴化理论帮助学生学习名量搭配、重视对集合量词语法规则的讲解、通过对比辨析掌握近义量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最后总结归纳全文,指出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娜
展开 >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集合量词
语义演变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
导师:
李治平
学位年度:
2023
学位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