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宜昌市城市公园绿地生境制图及其应用研究
宜昌市城市公园绿地生境制图及其应用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生境丧失是城市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通过生境制图和生境质量评价可以揭示其现状生境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获取生态数据,呈现城市公园绿地内现状生境存在的问题,是有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的必要前提。因此,本文在研究生境制图相关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城市公园的生境分类和生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宜昌市3个典型城市公园绿地为例开展生境制图和生境质量评价研究,分析了各公园绿地中生境组成、植物组成、自生植物多样性特征和自生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异特征,对各个公园绿地进行生境质量评价并绘制生境等级图谱。最终,根据生境图谱数据分析和生境质量评价结果,为3个典型公园绿地提出优化策略,探索了生境制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境修复与生境营造和城市公园绿地设计与提升改造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风景园林师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规划设计提供新的视角与连接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运河公园、儿童公园和滨江公园的生境大类数量相同,而滨江公园的生境亚类和生境小类的数量均为最高,运河公园最低。 (2)密林(G1)生境和疏林(G2)生境是3个城市公园中最主要的绿地生境亚类,以单层中龄乔木为主的密林(G1-L1+M)生境是运河公园和滨江公园中主要的生境小类,以单层老龄乔木为主的密林(G1-L1+O)生境是儿童公园中主要的生境小类。 (3)运河公园是宜昌市3个典型城市公园绿地中自生植物丰富度最高的公园,主要原因为该公园内有较丰富的边缘生境和低人类活动干扰。从公园内部看,各典型城市公园绿地中不同生境类型的自生植物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但没有呈现某种生境类型的自生植物丰富度较高或较低的规律性特征。 (4)在单个植被结构因子对自生植物丰富度的影响上,3个城市公园绿地在郁闭度因子上均呈现显著的自生植物丰富度差异,其中运河公园和儿童公园的密林(G1)生境自生植物丰富度最低,其次是疏林(G2)生境;滨江公园与之相反。 (5)运河公园和儿童公园的整体生境质量较好,其Ⅱ类生境面积占比均超过50%,而滨江公园整体生境质量较差,其Ⅱ类生境面积占比不足20%,3个典型城市公园绿地中均没有生境质量最高的Ⅲ类生境。 (6)运河公园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乡土植物和降低郁闭度来提高该生境类型的生境质量;儿童公园中生境面积占比较高、但生境质量为Ⅰ类生境的生境类型是以单层老龄乔木为主的疏林(G2-L1+O),可以通过适当降低该生境类型的管理程度以提高生境质量;滨江公园中通过人工梳理以单层中龄乔木为主的密林(G1-L1+M)生境中的乔木以降低郁闭度,梳理后的位置补植灌木层植被,营造利于自生植物生存的微生境以提升其生境质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赵聪聪
展开 >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生境制图
生境质量评价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境修复
规划设计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风景园林学
导师:
胡远东
学位年度:
2023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