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复方红花补蒺颗粒质量标准提升及药效学研究
复方红花补蒺颗粒质量标准提升及药效学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白癜风是一种影响自身皮肤黑色素的疾病,已波及全球约1%的人口。白癜风是皮肤疾病中的顽症,目前西医疗法无论在局部、系统的治疗药物上,还是在物理、手术的疗法上都有其局限性。目前西医疗法对部分重度白癜风患者的疗效并不佳,同时西医疗法还伴随着副作用大、疗程较长、治疗费用高等问题。中医学对白癜风的治疗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对白癜风的病因,疗法及治疗药物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医认为白癜风与人体的“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不和,兼风邪袭腠,搏于肌肤,或虚或淤,以致肌肤不得气血荣养”理论有关。针对白癜风的中医发病机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创建了复方红花补蒺颗粒,旨在发挥"活血祛风,益气和阳"的功效。复方红花补蒺(FufangHonghuaBuji,FHB)颗粒是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院内制剂,临床用于治疗白癜风已30余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受到众多白癜风患者的赞誉,故其新药转化前景较大。本课题以复方红花补蒺颗粒为研究对象,先通过基原探究筛选出合格的中药材,然后对水提醇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质控,最后结合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进行药效学研究作为临床前期研究工作,以期望将其开发成一种质量稳定和疗效明确的中药新药。 第一章首先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红花补蒺颗粒原药材饮片进行基原探究,对其中的一些基原药材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药典规定的药材,并对药材的产地也进行筛选,为复方红花补蒺的后续制剂选出最优的药材产地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章对复方红花补蒺颗粒进行质量标准提升,首先对原提取工艺水提醇沉的提取方式进行优化,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以及干浸膏的得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的水提醇沉工艺,并对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然后结合生产成本,采用相同评价指标确立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条件,并将最佳的水提醇沉条件应用于其制剂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建立复方红花补蒺颗粒的指纹图谱研究中发现有稳定的16个特征峰,通过与原药材特征峰进行比对后,将指纹图谱出现的16个特征峰进行归属,分别归属了3个色谱峰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然后还对指纹图谱进行方法学考察。另外本章还建立以红花、补骨脂,黄芪和何首乌药材为基础的薄层鉴别。在颗粒剂有关项下的检查实验证明复方红花补蒺颗粒的含水量没有超过3%,其休止角小于46,松密度在0.46~0.49之间,溶解良好,符合药典规定。 第三章采用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评估复方红花补蒺颗粒的活性成分和治疗靶点。通过将复方红花补蒺颗粒作用靶点与白癜风的相关靶点相交集,产生了94个靶点,其中RELA、STAT3和AKT1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然后根据KEGG通路分析的结果,JAK-STA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复方红花补蒺颗粒对白癜风的治疗机制。此外,分子对接显示,复方红花补蒺颗粒中的主要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和汉黄芩素与STAT3靶点的结合最为有效且稳定。为了进行实验验证,本研究建立了白癜风小鼠模型,并使用ELISA、q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来证实复方红花补蒺颗粒的治疗效果和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复方红花补蒺颗粒可以通过降低炎症水平和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来促进皮肤黑色素的生成治疗白癜风小鼠。虽然在前期的质量标准控制中,我们设立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为主的指标成分,但后期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预测了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和槲皮素可能是复方红花补蒺颗粒发挥药效的重要成分,在本研究中缺少了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和槲皮素为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故在后续的研究中对复方红花补蒺颗粒的质量标准也要加入以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和槲皮素为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 本研究对复方红花补蒺颗粒进行基原探究和质量标准提升,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结合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证明了复方红花补蒺颗粒的抗炎和促进黑色素生成的分子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复方红花补蒺颗粒符合现代中药发展要求的质量标准,为医院制剂转化中药新药提供了方法借鉴,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晓龙
展开 >
关键词:
复方红花补蒺颗粒
质量标准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JAK-STAT
黑色素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药学
导师:
朱全刚
学位年度:
2023
学位授予单位:
蚌埠医学院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