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通过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果园,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乡村经济,振兴乡村。在果园林下栽植耐荫、观赏性强、栽培管理容易的地被植物,营造出基果园生草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新型观光果园,这也成为了乡村振兴建设的热门方向。常夏石竹作为地被景观植物在城市绿化、园林造景中已大面积应用,但在果园林下种植应用较少。对常夏石竹是否适合作为生草景观植物应用于果园中的研究也较少。为了阐明常夏石竹在果园林下栽植的适应性,本文对常夏石竹进行了不同的遮阳处理(遮阳率分别为:20%、45%和80%,以全光照为对照),研究其外部形态、光合参数、生理生化参数变化,综合评价分析其在果园应用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秋季适合进行常夏石竹的种子繁育。与夏季30℃气温相比,秋气温处于20℃左右,常夏石竹的种子的高峰发芽日提前1d,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出芽率分别提高了1.95%、19.55%和2.21%。 常夏石竹在遮阳率为20%时的生长开花情况最好,在遮阳率为20%~45%时对弱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果园的景观效果。与对照相比,遮阳率为20%~45%时常夏石竹的株高、叶面积、单株单花数、单株叶片数、根冠比和生物量升高,在遮阳率为80%时降低。与对照相比,遮阳率为20%~45%时,常夏石竹的比叶面积降低,在遮阳率为80%时升高。随着遮阳程度的增加,常夏石竹叶片的含水量增加,遮阳率为20%~45%时常夏石竹的叶绿素色素含量、Fv/Fm和Fv/Fo较对照组升高,遮阳率为80%时降低。Fo在遮阳率为20%时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随着遮阳强度的增强,Fo逐渐增大,在遮阳率为8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遮阳率为20%~45%时,常夏石竹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遮阳率为80%时,常夏石竹受到的逆境伤害较大。对通过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常夏石竹常夏石竹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得出,与对照相比,遮阳率为20%~45%时常夏石竹的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在遮阳率为80%时降低。随着遮阳程度的增加,常夏石竹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减少。 常夏石竹可以调节北方果园碱性土壤的pH;有利于提高果园生物多样性。通过研究常夏石竹根际土壤的pH的变化,其根际土壤pH值由6.8降低为6.6,其具有降低土壤pH值的功能。通过对常夏石竹生境中节肢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共发现有12种节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