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马唐生防菌Epicoccum sorghinum生物学特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马唐生防菌Epicoccum sorghinum生物学特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是世界公认的恶性杂草,其生存能力强,分布范围广,严重危害秋熟旱作物生产。实验室前期从马唐病叶中分离到一株强致病力的高粱附球菌(Epicoccumsorghinum),不但对马唐致病迅速,而且代谢产物也具有除草活性,是有潜力的杂草生防真菌。本研究对该生防菌的培养条件、产孢条件和孢子萌发条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及生物活性测定。 培养条件方面,该杂草生防菌在供试的7种培养基上生长迅速,5天后菌落直径可达47-72mm;其中在马唐培养基中生长速度最快,PDA和胡萝卜培养基次之。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但黑暗条件下菌落的菌丝厚度明显厚于光照条件。菌丝在15-30℃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在25℃条件下生长最快;使用47℃水浴处理10min可使菌丝致死。培养基pH在5-10范围内菌丝都可正常生长,且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但在偏碱性条件下菌落背面呈现明显红色。 该生防菌在人工培养14天后仍不能产生分生孢子器,研究发现菌丝刮破和紫外照射处理均可刺激分生孢子器的产生。相较于光照和光暗交替,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分生孢子器产生。培养基pH在5-10范围对分生孢子器产量影响不显著。在PDA培养基培养7天后,菌丝刮破处理+紫外照射1h,放置于25℃,黑暗条件下培养产孢效果最好。在水琼脂培养基,25℃黑暗培养条件,分生孢子在4h后便开始萌发,12h后萌发率已经达到81%。温度和培养基pH条件对孢子萌发都有显著影响,在25℃条件下萌发率最高;pH在5-10的范围内分生孢子萌发率依次降低,即偏酸环境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使用乙酸乙酯对生防菌培养基进行代谢产物的提取,将得到的粗毒素经过硅胶色谱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6个组分。使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出2个化合物,分别是顶环氧菌素(Epoxydon)和(+)-gabosineQ。通过种子萌发法和离体叶片法测定了两种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Epoxydon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对马唐种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为737.5mg/L。1000mg/L的Epoxydon水溶液可以在24h内对离体马唐叶片造成明显损伤。进一步测定了29个科的58种植物对Epoxydon的敏感性,处理后所有供试植物72小时内均可以产生明显损伤,其中禾本科、菊科植物对Epoxydon的敏感性相对较高。 综上,通过对马唐生防菌E.sorghinum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宽的适生范围,经过诱导可以得到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具备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基本条件。分离到了1个具有除草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成分Epoxydon,具有较高的植物毒性,具有开发为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本研究对利用马唐生防菌E.sorghinum进行生物及生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冲霄
展开 >
关键词:
马唐生防菌Epicoccum
sorghinum
生物防治
生物学特性
次生代谢产物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导师:
张晶旭、周凤艳
学位年度:
2023
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