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上海高校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上海高校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扫码查看
高校历史建筑是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缩影,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建设,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校园空间形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及破坏。因此,如何在尊重高校历史空间形态现状的同时,探究其空间形态特征,对空间形态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 2015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其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的衍变过程被完整保留,尤显珍贵。作为20世纪50-60年代重要的上海高校历史建筑留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历史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空间形态入手,对徐汇校区历史建筑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首先,论述了上海高校建筑空间形态发展的历史渊源,并阐明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空间形态衍变过程,为后文研究徐汇校区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深入解析了徐汇校区规划特征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规划特征具体分为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建筑空间形态则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布局、外观形式和屋顶结构等方面。并借鉴空间句法理论,定量分析了校园空间的组构规律,在新的视角和理论的支持下对探讨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历史建筑的空间形态分析,罗列出一系列目前历史建筑空间中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徐汇校区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现状,简要提出徐汇校区历史建筑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建议。通过分析徐汇校区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的规律特征,从而类比出其他校园建筑空间形态的发展逻辑,为今后高校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李瑾

展开 >

高校历史建筑 空间形态 资源保护

硕士

风景园林

陈飞、吴源源

202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中文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