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认知症老人行为特征下的适老化疗愈景观设计

认知症老人行为特征下的适老化疗愈景观设计

扫码查看
随着社会结构、家庭模式的变化与国家规划中政府养老政策的重点转移,老龄化人口数量处于长期增长状态,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计在2050年将达4.83亿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08亿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当前社会各个领域日益凸显,同时人口老龄化、城市病、亚健康等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引诱的问题接踵而来,景观的疗愈性在社会背景下受到高度关注且老年人对于自己的养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疗愈性景观是对身体机能、心理活动具有治疗性、疗愈性的一种景观类型,通过综合运用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界元素,建构能够给人传递正向能量的景观环境,旨在通过与景观环境的互动,帮助人们恢复身体健康、精神和心灵健康,消除老年人的自卑感、孤独感、恐惧感,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 人口老龄化的急速发展,增加了老年性疾病的病症类别和患病率的基数,老年认知症及与之相关的老年增龄性认知障碍,轻度认知损害患病率逐渐增高[1],认知症老人数量出现跨越式增长,我国是患有认知症的老年患者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也是患病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有一半数量以上的老年人患病为阿尔兹海默症,阿尔兹海默症已成为老年人中常见病症,认知症又被称为认知障碍,核心表现为记忆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是空间障碍、执行功能障碍、计算力障碍、失语、失用、失认等特征,且有轻度认知障碍、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转化为痴呆症的几率比较高,患上痴呆症的风险也会增加,老年认知症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愈景观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较为成熟,在我国则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针对认知症老人的适老化疗愈景观研究较少,疗愈景观的成功案例也较少,需要我们重视对疗愈景观应用的研究[2],对于认知障碍有针对性的疗愈景观空间设计,可以通过认知刺激、认知训练等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缓解认知症病情的发展,为轻度认知症患者提供心理安抚心灵鼓励,促进轻度认知症老人的社会交往活动,锻炼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力。通过适老化疗愈景观对,轻度认知症老人进行外界干预,提供景观空间内的认知刺激与认知训练,达到提前预防和延缓病情发展的效果,让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生活的更加舒适平静,更有尊严[3]。 本文将轻度认知症老人对景观空间适老化疗愈性设计作为研究的主体,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实际出发,分析认知症老人的行为特征,通过景观空间中五感中认知刺激设置与认知训练节点设置,巩固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与认知能力,挖掘景观空间及植物带来的疗愈作用,对针对认知症老人的适老化疗愈景观空间设计策略展开详细的解析,探讨适合认知症老人的景观设计及发展趋势,以期通过适老化疗愈景观设计来预防、缓解老年人认知症病症的出现和发展。

王田田

展开 >

认知症老人 疗愈景观 空间设计 行为特征

硕士

艺术设计

刘敬东

2022

沈阳建筑大学

中文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