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渤中凹陷东营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模式

渤中凹陷东营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模式

扫码查看
渤中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东部,近年来勘探实践陆续发现了BZ19-6、BZ13-2等一系列大型油气田,其复杂的油源让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对烃源岩剖析极为重要。然而,目前对于前人关注较少的东营组烃源岩品质和形成条件研究还不够深入,明确其特征及发育模式对于推动渤中凹陷常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渤中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在对比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基础上,评价东营组烃源岩品质并分析其形成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和古生产力,建立东营组独特的烃源岩发育模式。 结果表明:1)东营组泥岩矿物组成整体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平均45%),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达到33%。东营组东三段与东二段下部有机质丰度高(0.6-6.15%,平均1.4%),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达到成熟-高熟阶段;东二段上部及东一段品质较差;沙一二段与沙三段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有机质丰度均高于东营组,同样达到了成熟-高熟阶段;2)从东三段-东一段演化中气候均为温湿,水深由东三段(70 m)变为东二段(42 m)、东一段(27 m),水体盐度逐渐变淡,陆源侵入和水体氧化条件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古生产力依次为东三段(高:309.5-551.2 g/cm3.a)>东二段(中:126.9-264.8 g/cm3.a)>东一段(低:52.4 g/cm3.a);沙河街组同样经历沙三段的高水深(84.8m)变为沙一二段的低水深(31.2m),沙三段形成于温湿气候控制下的弱氧化还原淡水环境,古生产力在626.88-1059.7 g/cm3.a之间;而沙一二段形成于干旱气候控制下的强还原咸水环境,古生产力值在368.3-521.8 g/cm3.a之间,沙三段、沙一二段与东三段均属于富养湖盆。3)东营组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共同控制,其中高生产力、还原保存条件主导东营组有机质的富集。东营组形成在温湿气候、弱氧化还原条件、淡水—微咸水、27-70m深水环境、高生产力(陆源高等植物和低等藻类混源供给)条件控制下的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深湖—半深湖是其优质烃源发育的理想沉积环境。

阳宏

展开 >

油气藏 东营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有机质富集 成藏模式 渤中凹陷

硕士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刘成林

202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文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