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XyciumchirwmcMmGr)为公认的富锂植物,为探宄枸杞不同生育期富锂特征及其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试验采用宁夏枸杞,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室内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三部分对其进行探索。种子萌发试验设置了恒温与变温试验,设7个处理,连续观察20d。室内盆栽试验设置5个处理,培养90d后,测定生理指标和Li+与其他离子含量。大田试验在4(展叶期)、5(坐果期)、6(盛果期)、7(结果期)月枸杞的每个时期进行一次,采集不同生长年限(1、5、7年生)的5株枸杞测定U+与其他离子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锂会影响枸杞种子的萌发,14-16与宁杞1号,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都表现出强的耐锂性。在25℃恒温条件下,在100mmolL-1时,两个品种还保持着60%的萌发率。变温条件下,宁杞1号在100mmolL-1时,还保持着59%萌发率,但14-16却只有22%萌发率。无论是恒温条件下还是变温条件下,种子萌发阶段宁杞1号的耐锂性高于14-16。 (2)枸杞幼苗生长阶段也具有较高的耐锂性,适宜的锂浓度会促进枸杞幼苗的生长,促进光合色素含量的产生,会影响Na+、K\Mg2\Cl-和S042-含量。施加锂后,枸杞各器官中锂含量显著增高,且锂含量分布的特征为:叶gt;根gt;茎;14-16gt;宁杞1号。枸杞对锂的富集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富集能力表现为叶gt;茎gt;根。枸杞对锂也表现出较强的转运能力,14-16的转运能力为叶gt;茎,宁杞1号的转运能力为茎gt;叶。 (3)1、5和7年生枸杞中各器官中的U+含量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增加,在7月时锂含量达到最高,并且锂含量:叶gt;根gt;果gt;茎。研究表明大田试验中枸杞植株也具有富集锂的能力,富集锂的能力表现为:叶gt;根gt;果gt;茎,对锂具有很强的转运能力,转运能力表现为:叶gt;果gt;茎,不同生长年限枸杞表现出富集转运锂的能力为:7年生gt;5年生gt;1年生。Na+、K+、Mg2\Ca2+含量与Li+含量变化相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l_和S042_与含量变化相同,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 综上所述,探明了枸杞对锂的耐性、枸杞生长与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及吸收累积锂的能力,从而揭示枸杞富集锂特征及生理生态适应性。希望可以实现枸杞富集锂所带来药用价值的同时修复改良锂污染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