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血压定义对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不同血压定义对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C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重新制定了高血压的等级范畴。与以往指南(JNC-7)≥140/90mmHg不同,新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新定义反映了在较低的血压值水平时即可发生并发症。同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降压目标也要求血压<130/80mmHg。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察性研究发现血压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存在相关性。目前,糖尿病患者在微血管并发症中必须遵循的血压阈值并没有明确定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JNC-7指南与2017年ACC/AHA指南中的血压类别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血压分级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于2013至2018年收集的4891名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经过筛选最后纳入研究的有1868名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1400名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分别按照JNC-7和2017年ACC/AHA指南将血压进行分组,其中涵盖的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和收缩舒张期高血压。本研究的结局事件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两组,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血压等级之间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情况有无显著差异。建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来探究不同的血压分类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优势比(Odds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95%CI),并对比两种指南中重新划分的血压等级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糖尿病持续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了调整。 结果: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与收缩压之间显著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收缩压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同时,糖尿病肾病与舒张压之间存在相关性,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则无相关性。按照JNC-7指南的血压分级标准,以血压<120/<80mmHg为参考,高血压前期、1级及2级高血压和收缩舒张期高血压增加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多因素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1.49(1.02-2.17)、1.76(1.19-2.61)、2.38(1.54-3.66)和1.46(1.15-1.86);1级及2级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收缩舒张期高血压增加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多因素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1.75(1.09-2.81)、2.62(1.58-4.35)、2.25(1.64-3.09)和2.32(1.75-3.09)。按照2017年ACC/AHA指南的血压分级标准,以血压<120/<80mmHg为参考,1级及2级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收缩舒张期高血压增加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多因素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1.53(1.04-2.24)、1.94(1.32-2.83)、1.58(1.07-2.32)和1.59(1.20-2.12);2级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收缩舒张期高血压增加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多因素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2.00(1.26-3.16)、2.37(1.47-3.81)和2.16(1.48-3.15)。此外,在两种指南中均没有可增加总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血压等级。 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的横断面研究中,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收缩压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存在关联,但舒张压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没有关联。随着收缩压水平的升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的发病风险不断增加。但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血压升高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在JNC-7和2017年ACC/AHA指南中不同的血压等级都增加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重新划分的血压等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存在差异。以上的结论均提示加强血压控制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产生。

李佳欣

展开 >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血压定义 流行病学

硕士

流行病学

刘磊

2023

中国医科大学

中文

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