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深度学习方法及其在中医脉诊中的应用研究
深度学习方法及其在中医脉诊中的应用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中医脉诊是一种重要的中医学诊断方法。脉诊通过触摸患者脉搏,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病变程度等信息,从而确定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然而传统脉诊具有主观性强、难以量化分析特点。随着深度学习技术蓬勃发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中医脉诊广泛应用于精准医疗领域,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非常适合于中医脉诊中规律性、关联性知识的挖掘。但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脉诊研究存在以下难度和痛点:临床脉诊样本数据量少,噪声大,类别不均衡,使预测偏向多数类,导致模型分类精度低、泛化性能差。本文针对临床高血压脉搏波波形样本、问诊量表类样本展开研究,采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基于AI技术的高血压预测模型,进而研究脉搏波特征相关性,深入挖掘影响高血压分类的关键因素,为高血压中医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采用一种基于欠采样技术的淘汰随机森林算法,逐步均衡化各类别高血压问诊量表类样本,减少类别不均衡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将时域脉搏波波形转化为频域MFCC特征图,采用一种改进EfficientNet模型实现高血压靶器官损伤脉搏波自动分类。同时,将高血压靶器官脉诊频域特征与部分问诊特征进行融合,构建基于问诊、脉诊二诊合参诊断的多特征融合模型,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靶器官损伤脉搏波分类精度和泛化性能。针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608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临床脉诊、问诊样本,经过5折交叉验证实验,本文融合模型分类精度分别为93%Accuracy,92%Precision,83%Sensitivity,92%F1-score,98%AUC,与各种典型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和泛化性能。 (2)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采样双层集成的高血压脉搏波预测模型UDEL,首先通过对原样本进行多种联合采样,得到三个具有不同数据量的均衡样本集。并基于EfficientNetSF模型进行分类训练,再采用三种集成融合方式投票输出最终分类结果。联合采样保留了原始样本分布,减少了少数类的漏检率,提高了多数类的准确率。EfficientNetSF模型是一种基于递归图与MFCC特征图的多模态特征级融合方式。递归图属于脉搏波时域数据分析,可以有效进行特征自相关学习,提取脉搏波的周期性、相位同步性、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进而分析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与问诊数据相比,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与准确性,而基于递归图与频域MFCC特征图融合特征可以有效增强脉搏波可区分性。针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590例临床高血压危险分层脉搏波样本,经过3折交叉验证实验,本文融合模型分类精度分别为96.3%Accuracy,95.4%Precision,94.86%Sensitivity,94.49%F1-score,95.58%G-mean,与各种典型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和泛化性能。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蔡书琛
展开 >
关键词:
中医脉诊
频域特征
二诊合参
多源特征融合
类别不均衡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导师:
杨晶东
学位年度:
2023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