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清柏溃结汤是由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主研制,并且发现该汤剂在临床上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既往研究发现清柏溃结汤可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和改善黏膜屏障功能,然而清柏溃结汤作为复合汤剂,具体作用单体及其机制尚不清楚。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发现靛玉红、小檗碱,薏仁脂是清柏溃结汤主要有效成分,其中靛玉红是一种双吲哚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靛玉红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1.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清柏溃结汤中主要有效成分。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清柏溃结汤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3. KEGG数据库分析清柏溃结汤中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4. 利用蛋白质谱分析筛选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差异基因巨噬细胞-1抗原(macrophage-1 antigen, Mac-1)。5. 利用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连续饮用7天诱导C57BL/6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每天给与靛玉红及清柏溃结汤灌肠处理,探索靛玉红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6. RT-qPCR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组织中Mac-1表达水平。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ac-1在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表达位置。 8. 诱导THP-1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时加入靛玉红,检测差异基因Mac-1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变化。9. THP-1诱导成M1型巨噬细胞后收集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与NCM460、FHC 细胞做共培养,探索巨噬细胞与肠道上皮细胞互作用。10. RT-qPCR法检测靛玉红干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后结肠黏膜组织Mac-1及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情况。 结果:1. 复合汤剂清柏溃结汤中有效成分包括靛玉红,小檗碱,薏仁脂。2.清柏溃结汤有效成分中靛玉红含量最高。3. KEGG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GE-RAGE 信号通路是清柏溃结汤有效成分发挥抗炎作用最为相关的通路。4. 蛋白质谱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溃疡性结肠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Mac-1表达显著升高。5. 与对照组相比,给予靛玉红灌肠处理组小鼠结肠炎症水平降低。6. RT-qPCR法检测结果提示Mac-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 Mac-1在 DSS 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表达主要定位在黏膜间质中。8. 靛玉红可以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Mac-1表达并抑制M0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9. 由THP1诱导而来的M1型巨噬细胞裂解液可显著增强结肠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10. 靛玉红可显著抑制结肠黏膜组织中Mac-1的表达及炎症反应。 结论:1. 靛玉红是清柏溃结汤中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2. Mac-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3. 靛玉红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来影响炎症水平。4. 靛玉红可介导Mac-1抑制AGE-RAGE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缓解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