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的前提,但目前尚无对广州市白云区小型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区21个小型公园绿地及195个代表性植物群落样地,对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对园林植物应用特征进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为白云区公园乃至广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①物种组成方面,白云区21个公园绿地有园林植物82科214属302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裸子植物6科9属10种,被子植物72科201属287种。以桑科、龙舌兰科、大戟科、禾本科、棕榈科、苏木科和桃金娘科为优势科。②科的地理区系方面,园林植物属于12个地理区系分布区,以热带分布区类型为主。③生活型方面,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竹类植物分别有134种、77种、76种、11种和4种,水生植物8种。④物种来源方面,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比例为82:69。⑤季相方面,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29:8。⑥观赏特性方面,以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为主,观干植物占比最少。⑦应用频率方面,有超过半数的园林植物在各公园中出现次数较少。 (2)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①群落种类及结构特征方面,195个植物群落中有园林植物184种,隶属于64科142属。群落结构以乔-灌-草型为主。②群落数量特征方面,频度>15%的植物有地毯草、假连翘、蓝花草、细叶结缕草和桂花。大王椰、假连翘、地毯草重要值分别位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首位。③草本层外来入侵植物多为菊科多年生草本。④Patrick指数S值的变化范围为1-12。Patrick指数2≤S≤6的群落是Patrick指数S值的主要变化范围。群落物种丰富度整体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⑤Shannon-Winener指数(H′)和Sinpson指数(D)两者吻合度较高,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⑥pielou均匀度指数Jsi和Jsw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除了综合公园中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 (3)广州市白云区21个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应用具有四季缤纷,南亚热带风情显著,棕榈科植物广泛应用,榕属植物景观丰富,四季如春的特点。但存在植物种类不够丰富;乡土植物应用不足;藤本、竹类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季相不明显;植物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建议丰富园林植物材料;加强乡土野生植物的引种;增加藤本、竹类和水生植物应用;强化植物配置季相变化;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