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升高等教育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既是教育领域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熵权法测度了2004-2021年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刻画地区的高等教育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经济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高等教育的发展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质量发展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对经济质量的促进作用最大,高等教育对经济质量的显著影响从小到大依次为中部省份<东部省份<西部省份。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高等教育通过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高等教育对经济质量的作用可能并不仅仅是在数字层面上的简单加法,而是要素之间符合规律的互动过程,其特征可能是非线性的。因此,本文采用门槛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区制转换效应,使高等教育影响经济质量的净效应发生结构转换;高等教育自身也具有显著的区制转换效应,使高等教育影响经济质量的净效应发生结构转换。总之,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然后,在形成高等教育聚集现象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上往往更加繁荣,可能拥有着更高程度的聚集化,空间溢出效应也就更加明显。因此,本文建立空间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空间滞后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比较显著,高等教育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经济质量发展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效果,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通过空间外溢效应作用于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且相邻省份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存在互帮互助的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的关系。 最后,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