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之后碑学兴起,至清后期,碑帖拓本成为私人鉴藏的主要内容。本文主题围绕张祖翼(1849-1917)书法及其金石鉴藏展开,将张祖翼的学书、仕宦生涯及金石交往结合考察,进一步探讨其中关联,深入挖掘以张祖翼为中心的碑学群体的文人特质,揭露清末金石鉴藏风尚及时代特性。 张祖翼自幼好金石,学书之余多搜寻金石碑拓,出使各国时偶有收获,归国后因书法绝佳入端方处为幕僚,整理金石藏品并题签,在这一过程中,张祖翼的书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张祖翼常治印,取法颇多,且金石思想丰富。张祖翼所整理的《匋斋藏碑跋尾》中载有诸多鉴藏家题跋,《磊庵金石跋尾》中有诸多碑石信息,对金石考证有借鉴作用,而《汉碑范》《下里巴人集》等于书法、篆刻学习多有益处。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笔者通过史料搜集,排查张祖翼的家世以及学书过程,并以时间为脉络,整理出书法相关交游,以便进一步研究其鉴藏与书法;第二部分由张祖翼的金石鉴藏著述及题跋构成,其中涉及到张祖翼未出版的遗著和大量端方藏品,通过整理其语录及鉴藏,挖掘出其中对金石辩伪及同碑异拓研究的学术价值,并分析其书法审美及金石思想;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张祖翼书法、篆刻作品,解析其书法风格,并对书法作品进行品评及学习,明确其主要的书法成就,并通过对张祖翼篆刻作品的收集,分析其篆刻师承及篆刻风格。 本文附表中收集张祖翼大量使用印鉴及大部分书法作品藏处,为后续张祖翼相关研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