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数据挖掘的温病四大家治疗泄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温病四大家治疗泄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吴鞠通所诊治泄泻病相关医案和论述,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泄泻病医案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得到高频药物、常见证型、常用药物组合、核心处方等,总结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吴鞠通治疗泄泻病用药规律及证治特点,从而为临床泄泻病的诊疗提供属于温病医家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阅读叶天士的《叶天士医学全书》,薛生白的《扫叶庄医案》《碎玉篇》《三家医案合刻·卷三》,王孟英的《王孟英医学全书》,吴鞠通的《吴鞠通医案》中所记载的医案,对其中的泄泻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将症状、证型、处方、用药等医案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分别建立叶、薛、王、吴四位医家泄泻医案数据库,将数据依次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以探求温病四大家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及证治特点。 结果:叶天士治疗泄泻常以茯苓、陈皮、人参、白术、厚朴、泽泻、白芍、炙甘草、木瓜、益智仁、附子为核心药物进行配伍;常用药物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常见性味归经为甘温、脾经;常见证候为肾阳虚衰证和脾胃虚弱证;常用治法是温补脾肾、健脾祛湿; 薛生白治疗泄泻常以茯苓、陈皮、炙甘草、人参、白术、藿香、厚朴、草果为核心药物进行配伍;常用药物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常见性味归经为甘温、脾经;常见证型是肾阳虚衰证和脾胃虚弱证;常用治法是温中健脾,行气化湿; 王孟英治疗泄泻常以半夏、陈皮、人参、茯苓、白术、白芍、薏苡仁、黄柏、黄连、竹茹为核心药物进行配伍;常用药物为清热药、补虚药;常见性味归经为甘寒、胃经;常见证型是湿热证、肝气乘脾证;常见治法是清利湿热,柔肝健脾; 吴鞠通治疗泄泻常以陈皮、茯苓、薏苡仁、木香、半夏、桂枝、炙甘草、肉豆蔻、白术、人参为核心药物进行配伍;常用药物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常见性味归经为辛温、脾经;常见证型为脾胃虚弱证;常用治法是健脾燥湿,涩肠止泻。 结论:1.温病四大家治疗泄泻的基本病机以脾胃虚弱、湿邪内盛为主,治疗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法。其中各有侧重,叶、薛、吴三位医家常见证型皆是虚证,治疗以补虚为主,祛湿为辅;而王孟英以湿热证为主,其对湿热泻的治疗有独到见解,注重气机的宣通,认为湿热证是与肺、肝、脾胃、大肠等多个脏腑相关的复杂证候,常与肺热、肝郁、阴虚相挟,治疗以清宣之药展气以通津液,挟肝郁加柔肝、清肝之药,挟阴虚加甘寒清润之药,慎用滋腻。相对吴鞠通来说,叶天士、薛生白医案以脾肾阳虚证多见,故药多温补,而叶天士温补药中,常以鹿茸(鹿角胶、鹿角霜)、羊骨髓、羊肾等血肉有情之品和紫石英、阳起石等矿物药治疗奇经之病。吴鞠通药多辛温,善用化湿药,且注重药物炮制的收涩之性,善用煨肉豆蔻、煨诃子以及药物炭制、炒焦治疗泄泻。叶天士、王孟英注重肝对脾胃的影响,常用白芍、木瓜、川楝子等柔肝、清肝之药。此外,温病四大家都注意到阴虚泄泻,尤其是叶天士、王孟英善用沙参、石斛、麦冬等甘寒滋阴之药。 2.潜在新方代表: 湿热证代表方:竹茹、冬瓜皮、芦根、枇杷叶、丝瓜络; 寒湿证代表方:薏苡仁、附子、半夏、生姜、高良姜; 肝气乘脾证代表方:煨姜、谷芽、木瓜、益智仁、乌梅; 脾胃虚弱证代表方:猪苓、泽泻、桂枝、人参、炙甘草、厚朴; 肾阳虚衰证代表方:吴茱萸、五味子、肉豆蔻、补骨脂、莲子、巴戟天; 胃阴虚证代表方:麦冬、生地黄、甘蔗、阿胶。 3.温病四大家治疗泄泻的辨证思想: ①温补脾肾、健脾祛湿,以叶天士、薛生白为代表; ②健脾化湿,注重化湿,以吴鞠通为代表; ③清利湿热,重视宣通气机,以王孟英为代表; ④柔肝清肝,注重肝对脾胃病的影响,以王孟英、叶天士为代表; ⑤整体把握,治湿不忘健脾,健脾兼顾肺、肝、胃、肾; ⑥固护津液,善用甘药; ⑦处方灵活,用药轻灵。

李益东

展开 >

泄泻 中药方剂 用药规律 中医证型

硕士

中医学

许二平

2023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文

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