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日益加深,森林遭受大规模的掠夺,林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派遣了不少留学生学习林学知识。梁希是我国的一位杰出的林学家、林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早期留学西方学习林业技术的一员,他积极传播西方林业知识,致力于中国林业和林学的发展,是当之无愧的林业宗师。《中华农学会报》是中华农学会成立不久后创刊的会刊,是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农林刊物之一,记录了中国近代林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梁希与《中华农学会报》共同前进的三十余年历程,两者相互成就,共同为中国近代林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文章以梁希与《中华农学会报》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梁希生平简介和《中华农学会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两者在互动实践中相互成就的关系,以及对近代中国林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讨论了梁希对《中华农学会报》的贡献,包括在担任主编和中华农学会理事长期间,通过刊发优质稿件提升学术质量、重视会务工作提升传播效果,以及带领会报紧密联系中共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接着探讨了《中华农学会报》对梁希的意义,同样也是得出三个层面的结论,即《中华农学会报》为梁希提供了一个初步展露林业思想的刊物平台,在实践工作中展现了梁希的编辑才华和组织领导能力,以及为梁希积累了政界和学界的文化资本。最后基于梁希对《中华农学会报》多重贡献的基础上,探讨《中华农学会报》对中国近代林学的意义,总结出《中华农学会报》作为报刊平台具备了学术交流、组织阵地、普及智识三个方面的作用,在推动近代中国林业科学、林业教育和林业建设三个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是构建中国近代林学的关键力量。 以梁希与《中华农学会报》为主题进行研究,不仅为一代林学家梁希生平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也深入剖析了影响深远的近代农林报刊《中华农学会报》。同时,通过研究梁希与《中华农学会报》之间相互成就、共同促进的互动关系,探索了对新时代下林学传播和林业学科建设的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今天的林业学科发展和林业建设提供借鉴作用,为林学更好地走入大众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