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观察靳三针“通督调神固肾”针刺方治疗肾气不固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研究招募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厦门中医院针灸科、妇科、泌尿外科的肾气不固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靳三针“通督调神固肾”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主观压力性尿失禁程度分级表(Ingelman-Sundberg分度)、1h尿垫试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及尿失禁影响问卷简版(IIQ-7问卷)评分,评价靳三针“通督调神固肾”针刺方治疗肾气不固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本课题数据运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结果: 本试验共纳入64例,61例完成临床试验观察,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2例。 1.基线资料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观察指标 (1)Ingelman-Sundberg分度: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Ingelman-Sundberg分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h尿垫试验: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1h尿垫试验均较治疗前减轻(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ICI-Q-SF简表: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IIQ-7问卷: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IIQ-7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疗效评价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针刺能改善肾气不固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漏尿次数、漏尿严重程度,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就常规针刺而言,靳三针针刺方疗效更优。 2靳三针针刺和常规针刺均能改善肾气不固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但靳三针针刺方改善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