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动态键自愈合型有机硅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于动态键自愈合型有机硅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扫码查看
随着现代电子器件高功率化的发展,对热界面材料(TIMS)的导热以及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商业化的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渗油,也经常会出现机械损伤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热界面材料使用寿命,并且有机硅热界面材料不可回收进行循环使用,大量的废弃会造成环境压力。因此,开发兼具柔韧性、低渗油、可循环使用性导热复合材料是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本文以室温缩合型聚二甲基硅氧烷(SR)作为主要的基体,通过缩合反应调控SR的分子链,适当增加交联度来降低渗油率。通过羧基功能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COOH)与氨基功能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NH2)进行热固化交联,构筑具有自愈合特性及可循环使用的基体(SCNR)。最后通过调控SR/SCNR的比例以及球形氧化铝与氮化硼导热填料,制备了自愈合型Al2O3/BN@SR/SCNR导热复合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硅酸四乙酯(TEOS)、导热填料等通过原位缩合反应制备Al2O3/BN@SR导热复合材料,主要对复合材料的配方进行优化,探讨了组分的比例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DMS-OH(A,黏度1000mPa·s)与PDMS-OH(B,黏度8000mPa·s)质量比为9∶1、交联剂与扩链剂的质量配比为1∶1、球形氧化铝与球形氮化硼的质量配比为4.5∶1.5时,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与导热性能等综合性能最佳;当填料的填充量为70wt%,Al2O3/BN@SR导热复合材料的渗油率仅为0.2%,导热系数达到1.84W/m·K;利用LED小灯泡作为电子器件评估复合材料的散热性能,装配了自制Al2O3/BN@SR复合材料作为TIM时,LED小灯泡的温度降低17℃,说明导热复合材料的散热效果明显。 (2)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分子链进行改性制备了羧基功能化硅油(PDMS-COOH),然后将PDMS-COOH与氨基功能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NH2)进行热固化交联,制备了自愈合弹性体SCNR,通过FT-IR、HNMR确认了相关的结构。变温原位红外研究了SCNR可逆动态键,其自愈合性能可能是由于可逆的动态羧-氨基离子键与氢键的协同作用,通过可逆动态键的解离和重组实现了SCNR的自愈合性能;SCNR具有273%的断裂伸长率,DSC测试表明SCNR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链迁移性,对材料的自愈合性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90℃条件下,SCNR可以1h实现自愈合;SCNR具有良好的可再加工性能,将SCNR切碎后,在90℃、20kPa下进行热压3min,基本可以恢复原状。 (3)基于Al2O3/BN@SR导热复合材料的低渗油性,利用PDMS-OH、TEOS、导热填料及SCNR等原材料进行原位共聚,制备了具有自愈合性能的Al2O3/BN@SR/SCNR导热复合材料。通过改变PDMS-OH与TEOS的比例调控基体的交联密度,通过调控SR与SCNR的比例,优化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加成型有机硅导热复合材料相比,缩合型Al2O3/BN@SR/SCNR复合材料渗油率大大降低,复合材料渗油率仅为1.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多次弯曲和扭转后仍能恢复成原样,在再加工3次及以上导热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当SR/SCNR质量比为1/0.125时,在90℃下自愈合1h,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效率高达97%;对于填充了70wt%导热填料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可达1.87W/m·K,比SR/SCNR基体提高了646%,在LED小灯泡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散热效果,在热界面材料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涂芷婷

展开 >

热界面材料 动态键自愈合 有机硅 导热性能

硕士

化学工程

郝志峰

2024

广东工业大学

中文

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