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饲粮苜蓿草粉对吉左黑貉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饲粮苜蓿草粉对吉左黑貉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扫码查看
貉作为典型的杂食性动物之一,具有食性广和耐粗饲的特点,这可能与其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120±5日龄的吉左黑貉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喂添加不同苜蓿草粉水平的饲粮,研究苜蓿草粉对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目的是阐明肠道微生物在貉杂食性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揭示貉肠道关键微生物群消化和吸收膳食纤维的能力,并鉴定影响貉消化膳食纤维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和功能代谢物。 试验一:饲粮苜蓿草粉对貉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60只健康雄性黑貉(120±5日龄)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AM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AM5组)、10%(AM10组)、15%(AM15组)的苜蓿草粉。预饲期7天,正式试验期60天。于正式试验期开始和结束时,晨饲前对动物进行称重并记录每日采食量。试验中后期,每组随机选取7只采食和排泄正常的貉开展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AM0组相比,AM5和AM10组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而AM15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AM5组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AM10组的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降低,AM15组的干物质消化率也显著降低(P<0.05);AM10和AM15组的氮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 试验二:饲粮苜蓿草粉对貉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7只貉进行后肢静脉采血,离心后得到血清。结果表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AM0组相比,AM10和AM15组的血清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苜蓿草粉对貉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而随着饲粮苜蓿草粉的增加,貉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貉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无显著影响(P>0.05)。 试验三:饲粮苜蓿草粉对貉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将采血后的动物处死,采集它们的盲肠和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用于观察肠道微生物差异。结果表明:饲粮苜蓿草粉对貉盲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而在貉结肠中,AM15组的ASVs数目、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AM0和AM10组(P<0.05),各组间的结肠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苜蓿草粉可以影响貉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增加纤维降解菌(Treponema、Phascolarctobacterium 和 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的相对丰度,降低致病菌(Anaerobiospirillum)的相对丰度。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结肠微生物与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 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的苜蓿草粉不影响貉的生长性能,可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和改善肠道微生物;10%和15%苜蓿草粉水平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表明在貉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具有可行性。因此,推荐貉饲粮中苜蓿草粉的适宜水平为5%。

陈小丽

展开 >

苜蓿草粉 膳食纤维 生长性能 肠道微生物

硕士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徐超

2024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文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