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东西部协作经历了28年的演进与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总的来看,虽然整体上是对贵州的单向度对口支援,但是随着新一轮粤黔东西部协作的实施,尤其新国发2号文件、《“十四五”时期粤黔东西部协作协议》等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等新的协同合作模式的有序推进,粤黔东西部协作已经逐渐显现出协同发展的端倪。 而目前的协同发展还不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协同发展,距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依托协同治理理论,深入梳理分析中央政府关于支持粤黔东西部协作的政策措施,粤黔两省制定的配套措施,以及2020年前后粤黔东西部协作主要数据指标,进而分析粤黔东西部协作实现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运作框架、比较优势以及目前尚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粤黔东西部协作已经逐渐走向协同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中央政府的政治势能持续释放、政府注意力分配正过渡到治理效能提升、资源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四个方面提出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实现协同发展的政策启示: 一是强化协同领导机制进而形成多元参与的协作格局。要建立完善并发挥好两省协同领导机制的作用,科学调动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粤黔东西部协作当中来。 二是完善协作工作措施进而推动政治动员向制度激励的转变。既要明确省级层面的权、责、利,又要明确市县两级层面的权、责、利,同时还要明确社会、企业等第三方力量的权、责、利,既要有激励机制,也要有监督追责程序。 三是突出产业合作先导进而推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要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把两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深化两地产业合作,特别是要推进贵州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寻求机遇,贡献力量。 四是探索利益分配机制进而共享协同发展成果。要切实改变以往的利益分配机制,让两省的政府、社会、企业等都能从粤黔东西部协作当中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