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与效率牵涉区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面对一系列冲击的全球背景下,经济韧性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习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推动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是对增强经济韧性、提升发展效率提出要求。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自身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得旅游经济韧性与效率在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既重视旅游经济韧性的同时也不失旅游经济效率,不仅是当下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促进旅游业高效平稳发展的现实需求。 近些年,学术界对旅游经济韧性、旅游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已较为丰富,但旅游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以旅游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围绕2001—2020年中国31个省,借用熵权TOPSIS法、SBM模型分别对旅游经济韧性与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抵抗力、恢复力、转型力三个维度衡量旅游经济韧性并搭建概念模型,从投入、产出两个层面测度旅游经济效率及其概念模型,随后利用核密度估计、GIS空间分析、泰尔指数与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二者及其协同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旅游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关系的影响因子。 研究发现:(1)旅游经济韧性先波动式增强后略有下降,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不均衡特征,且旅游经济韧性的“马太效应”显著;旅游经济效率则主要表现为弹跳式波动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不均衡特征,研究期内旅游经济效率虽得到明显提升,但疫情的冲击使旅游经济效率出现下滑。(2)旅游经济韧性是旅游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发展的序参量,主导协同发展方向,二者协同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会受到周边邻近地区协同水平影响,且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态势。(3)因子探测结果发现旅游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的核心影响因素是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公路网密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而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协同水平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均表现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