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基于“整体观念”分析消痔灵注射联合STARR术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
基于“整体观念”分析消痔灵注射联合STARR术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目的:在中医“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分析消痔灵注射联合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探究硬化剂注射在治疗直肠脱垂中的优势。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间,来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一科就诊并同意手术且住院治疗的Ⅰ度、Ⅱ度直肠脱垂患者60例,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消痔灵注射联合STARR术,对照组30例单纯行STARR术。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直肠脱垂症状评分、Wexner失禁评分、Wexner便秘评分、排粪造影所示静息相肛直角(ARA)和肛上距(DUAC),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研究结束后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本研究纳入60例患者,无脱落病例,无剔除病例,术前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后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直肠脱垂症状评分、症状总分、Wexner失禁评分和Wexner便秘评分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两组患者各项直肠脱垂症状评分、症状总分、Wexner失禁评分和Wexner便秘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术前两组患者的排粪造影静息相肛直角(ARA)、肛上距(DUAC)经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治疗组的静息相肛直角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静息相肛上距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复发率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3.33%、20.00%,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67%、26.67%,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其他不良事件。 结论: 1.消痔灵注射联合STARR术和单纯应用STARR术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均有疗效,且安全性可靠,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基于中医“整体观念”理论,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消痔灵注射联合STARR术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通过纠正解剖结构的异常,恢复肛门功能的正常,相较于单纯应用STARR术,消痔灵注射联合STARR术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远期疗效更优。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段冰倩
展开 >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消痔灵注射术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临床疗效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导师:
高记华
学位年度:
2022
学位授予单位:
河北中医药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