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构筑农业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是新型“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受到高度重视。回望历史,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仍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内容包括,结合中国的农业大国实际情况深入阐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先实现农业合作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以及农民现代化等。分析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有着跨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把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并结合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两个飞跃”的农业发展方向,且为我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这是在继承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继续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权分置”;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借鉴毛泽东“就地工业化”的战略,提出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量绿色农业;坚持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动力,提出了“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等,体现出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需要用更加系统全面的眼光来审视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通过对这一思想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其成功经验,从而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岳倩
展开 >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思想
农业合作化
科技发展
农民现代化
毛泽东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导师:
东秀萍
学位年度:
2024
学位授予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