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扫码查看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筛查CRC并及时治疗是改善CRC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筛查CRC方法主要有粪便隐血试验、血CEA和CA199测定及结肠镜检查,各有其优缺点,但离无创、便捷、价廉、精准和依从性高的理想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以CRC病人、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adenoma,CRA)病人和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液、尿液、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对比观察CRC和CRA患者VOCs的构成特点,并与CEA、CA199等传统筛查方法对照,探讨其筛查CRC和CRA的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患者及体检人群,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3组,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尿液,呼气样本,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联用仪进行各样本VOCs检测。其中FlavourSpec设备用于血液、尿液样本中VOCs的检测,BreathSpec设备用于呼气样本中VOCs的检测。通过VOCal软件对检测到的各VOCs进行定性以及定量数据的导出,利用R版本4.2.3及H2O平台采用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建立CRC诊断模型,选取最优模型下各组之间的差异VOCs。使用R版本4.2.3生成各VOC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将CRC组VOCs检测结果与粪隐血、CEA、CA199等临床常用筛查指标建立的ROC曲线的AUC相比较,判断VOCs对CRC的诊断效果。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RC组117例、CRA组97例、健康对照(Control,C)组170例,其中接受血液VOCs检测的分别为26例、15例和31例,接受尿液VOCs检测的分别为75例、41例和67例,接受呼气VOCs检测的分别为54例、30例和62例。 血液VOCs检测结果:CRC与C比较,DeepLearning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下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约为0.878,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5.7%。该模型AUC>0.7。该模型下CRC患者鉴定出8种差异表达的VOCs,其中表达上调的VOCs为正戊醇,γ-丁内酯,表达下调的VOCs为2-羟基苯甲醛,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丁基环己烷(单体),己酸,苯甲醛(二聚体),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将此8种VOCs检测结果与粪隐血、CEA、CA199等临床常用筛查指标建立的ROC曲线相比较,结果表明,己酸对CRC的诊断效果优于CEA、CA199、粪隐血临床常用检测指标。CRA与C比较,DeepLearning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下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约为0.806,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5%;该模型AUC>0.7。该模型下CRA患者鉴定出9种差异表达的VOCs,主要为酮类,醇类,烷烃类,其中表达上调的VOCs为丁香酚,5-甲基-3-庚酮,2-羟基丙酸乙酯,2-辛醇,正癸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表达下调的VOCs为乙酸戊酯,正戊醇,正庚醇。 尿液VOCs检测结果:CRC与C相比,GBM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下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约为0.830,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4.6%。该模型AUC>0.7。该模型下CRC患者鉴定出9种差异表达的VOCs,其中表达上调的VOCs为水芹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表达下调的VOCs为正庚醛,2-乙酰基噻唑,己醛(二聚体),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正戊醛(单体),2-庚酮(单体),正辛醛。将此9种VOCs检测结果与粪隐血、CEA、CA199等临床常用筛查指标建立的ROC曲线相比较,结果表明,尿液VOCs对CRC的诊断效果并不优于CEA、CA199、粪隐血临床常用检测指标。CRA与C相比,GBM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下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约为0.667,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85.7%。该模型AUC<0.7。 呼气VOCs检测结果:CRC与C相比,DeepLearning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下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约为0.732,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75%。该模型AUC>0.7。该模型下CRC患者鉴定出9种差异表达的VOCs,主要为酮类,醇类,短链脂肪酸。其中表达上调的VOCs为乙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2-戊酮,正戊醇,2-甲基丙酸,正丁醇。表达下调的VOCs为噻吩,异戊酸,甲基庚烯酮。将此9种VOCs检测结果与粪隐血、CEA、CA199等临床常用筛查指标建立的ROC曲线相比较,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对CRC的诊断效果优于临床常用检测指标。CRA与C相比,DeepLearning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下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约为0.438,灵敏度为25%,特异度为87.5%。该模型AUC<0.5。 结论 1.血液中,正戊醇、γ-丁内酯、2-羟基苯甲醛、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丁基环己烷(单体)、己酸、苯甲醛(二聚体)、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等8种VOCs可作为CRC筛查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己酸对CRC的诊断效果优于CEA、CA199、粪隐血。血液中丁香酚,5-甲基-3-庚酮,2-羟基丙酸乙酯,2-辛醇,正癸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酸戊酯,正戊醇,正庚醇等9种VOCs可作为CRA筛查潜在生物标志物。 2.尿液中,水芹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正庚醛、2-乙酰基噻唑、己醛(二聚体)、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正戊醛(单体)、2-庚酮(单体)和正辛醛等9种VOCs可能作为尿液CRC筛查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但其对CRC的诊断效果并不优于CEA、CA199、粪隐血。 3.呼气中,乙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2-戊酮、正戊醇、2-甲基丙酸、正丁醇、噻吩、异戊酸和甲基庚烯酮等9种VOCs可作为呼气CRC筛查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对CRC的诊断效果优于CEA、CA199、粪隐血。

张怡璇

展开 >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生物标志物 诊断价值

硕士

内科学(消化内科)

郑松柏

2024

复旦大学

中文

R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