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满足中小学生个性化体育需求,更能增加学生日常运动量,进一步让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双减”政策的颁布也对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质量、课后服务渠道以及课后服务条件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双减”政策出台至今,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开展的具体情况如何,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改进都亟待解决。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双减”政策背景下山西省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选取太原市、晋中市、运城市、长治市以及临汾市的5所小学的学生、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山西省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再结合“双减”政策对其提出的具体要求,深入剖析,找出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双减”政策背景下山西省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开展的具体情况:山西省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项目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其组织形式主要分为校内混班制、年级内混班制、行政班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每次的服务时间为下午两节课结束后,持续80min~100min,每周开展3~5次,学生每周参与1~2次;山西省关于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相关政策较为完善,参与体育服务的教师大多数为本校教师,且学校场地器材匮乏;山西省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收费标准为1.56元/小时~2元/小时,按照一学期收取一次的方式进行,对于家庭情况困难的学生在核实情况后免收服务费,有部分学校对全体学生免收服务费。 2、“双减”政策背景下山西省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中开展的体育项目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缺乏新颖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职的体育教师每周需要全程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无疑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时间;山西省小学存在体育场地面积不达标,体育器材匮乏等情况,小学教师在年龄、职称方面层次不齐,差距较大,并且教师需要在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中要身兼数职,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山西省小学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对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方面满意度不高。 3、“双减”政策背景下山西省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优化策略:山西省小学应设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选修超市,完善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学生要学会合理规划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间,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山西省学校应强化体育师资,合理规划现有并及时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教体局以及相关部门要协调构建区域协同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其体育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