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在此背景下,ESG(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是一种对企业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表现进行的综合评价,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企业除了注重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也开始逐步重视自身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表现。若积极承担ESG责任可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那么会极大调动公司改善ESG表现的积极性,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领域。 本文使用2011—2020年1017家获得彭博ESG评级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了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和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异质性视角下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差异。首先,本文梳理了有关ESG表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文献与理论,其次,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提出相关假设。最后以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其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以彭博数据库中的ESG评级表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和风险承担水平为中介变量,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根据公司特征和行业性质进行了异质性检验。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ESG表现能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绩效提升,这一结论在纠正内生性、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解释变量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公司治理(G),环境表现(E)和社会表现(S)对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和风险承担水平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ESG表现不仅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来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也可以通过提升研发投入来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基于本文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对政府、企业、投资者层面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厘清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机理,也对推动企业向碳中和目标迈进,加强企业ESG建设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