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桥梁顶升施工技术分析

    王杰
    68-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顶升技术是利用液压千斤顶顶升,在不破坏原桥面铺装层、栏杆扶手、人行道、梁板间的连接下,使该桥梁整体升高到设计高度的施工技术.文章以G4211宁芜高速皖苏界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工程NW-01标匝道桥AK0+277.422桥梁顶升工程为例,阐述了顶升技术的施工原理,详细分析了桥梁顶升施工的施工过程,使用了同步液压顶升控制系统进行同步施工控制,提出了桥梁顶升的施工控制要点,为相关从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桥梁顶升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同步液压顶升控制系统

    地下结构中抗浮锚杆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安文广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工程安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抗浮锚杆作为解决地下结构因地下水压产生上浮现象的重要手段,提升抗浮锚杆在地下结构抗浮中的施工质量,消除影响抗浮锚杆的不利因素效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依托某办公楼地下车库项目,对影响抗浮锚杆施工质量的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未设置定位措施"和"注浆管未深入浆体"是影响抗浮锚杆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设置定位架和减缓注浆管拔出速度效果显著.不仅节约费用,还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

    抗浮锚杆地下结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玻璃幕墙面板的几何特征对其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屈招政孟明卓曲京儒解恒辉...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玻璃幕墙面板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其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面板的尺寸增加会导致固有频率显著降低,而模态振型的最大值也随之减小,揭示出尺寸与动态性能成反比的关系.此外,长方形面板的长宽比对其振动特性也具有显著影响,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对面板比例的精确考量的重要性.这些发现为优化幕墙设计与提高结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抗震性能方面,结果有助于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确保其在常规及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玻璃幕墙动态响应固有频率几何形状

    横缝间摩擦系数对拱坝开度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陈昕景月岭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拱坝在施工时,需在各坝段之间设置横缝,分段浇筑坝体,横缝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张开、闭合和滑移等现象,对坝体的地震响应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某拱坝有限元模型,以横缝间摩擦系数为控制变量,对不同控制变量下的拱坝进行动力响应计算,分析了不同摩擦系数对拱坝横缝开度地震响应的影响,为拱坝横缝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拱坝横缝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

    性能化设计在框架结构屈曲约束支撑加固中的应用

    朱子杨白丹阳
    79-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根据最新规范和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将性能化设计融入屈曲约束支撑加固设计方法中,进一步完善减震加固设计的理论框架,借助现有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和可量化指标.结合实际工程对屈曲约束支撑加固性能化设计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进行验证,通过对原结构性能水准的校核,并与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基于性能的屈曲约束支撑加固设计方法能够解决结构原先存在的扭转问题,可显著提升既有结构的抗震性能.

    屈曲约束支撑减震加固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性能化设计

    钢材对L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滞回性能影响

    徐松涛
    82-8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验试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材、钢板厚度、钢管束厚度对L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ICSW-L)受力性能的影响,验证建模方法、参数设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L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足尺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评估钢材强度等参数对该类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参数变化所对应的结果.

    L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参数分析

    TLCD-基础隔震结构混合控制抗风性能研究

    符川朱新宇张梓辰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基础隔震技术结合调谐液体阻尼器(TLCD)对高层建筑抗风性能的提升研究.基础隔震技术虽然可以显著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破坏,但可能增加建筑对风的敏感性.TLCD因其经济性和适用性,尤其适用于基础隔震结构.建立了20层Benchmark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仅采用基础隔震与采用基础隔震+TLCD混合控制的风致响应.结果表明,混合控制方案可以显著减小结构位移和加速度,顶层加速度降低约30%,有效增强了基础隔震建筑的抗风性能和居住舒适性.这项研究为高层隔震建筑的风振控制提供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实用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础隔震调谐液体阻尼器抗风性能Benchmark模型

    基于ABAQUS的装配式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分析

    蒋琦
    88-9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设计了1榀单层单跨1∶3缩尺的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框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6个参数对滞回性能及复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棒预应力的增大,框架的耗能能力变化不大,复位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削弱的趋势;柱钢材强度、核心混凝土强度对框架的滞回性能和复位能力几乎没有影响;增加框架柱的含刚率对耗能能力影响不大,但可以改善复位性能;改变钢棒的直径以及数量对框架的耗能能力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框架的复位性能;通过改变钢棒直径和钢棒数量可以使框架所配置的预应力钢棒的截面面积最优化,得到最优的复位效果.

    自复位滞回性能残余变形有限元分析

    基于高斯贝叶斯网络的高支模支架体系安全性能评定

    杨柳余方园唐建章陈强伟...
    91-9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支模支架体系在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广泛,其安全性能评定是确保工程稳定性和施工人员安全的关键,传统的安全评定方法依赖于静力学分析和工程经验,难以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因素.文章以某城市高架桥为例,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贝叶斯网络(GBN)的高支模支架体系安全性能评定方法,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自重、温度荷载、不均匀沉降三个关键因素,获取支架体系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网络训练数据,构建具有复杂映射关系的高斯贝叶斯网络模型,实现对支架体系安全性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数据训练后的高斯贝叶斯网络能够准确地实现高支模支架体系安全性能评定,为高支模支架体系安全评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支架现浇施工高支模支架体系高斯贝叶斯网络安全评定

    大跨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阶段地震易损性分析

    谢杨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大跨径连续梁桥不同施工阶段的内力状态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文章以某大跨径连续梁桥为例,在OpenSees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及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施工状态下桥墩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考虑竖向地震动将增大施工阶段桥墩的损伤概率;合龙后的成桥阶段相比于施工状态下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显著降低,因此应更加关注施工阶段的桥墩震害.

    连续梁桥施工阶段地震易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