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谌子群王树建
    31-3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0年长三角41城市POI数据,立足形态、结构及功能维度,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紧凑度综合指数,并运用ArcGIS空间可视化及标准差椭圆分析其时空演变及集聚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整体紧凑度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逐渐形成以都市圈范围为代表的高紧凑区域,但总体空间分异明显,形成"北高-南低"两翼格局;区域东北部地区城市紧凑度提升速度较快;以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为主的都市圈地区城市紧凑度空间分布范围呈现一定的集聚态势.

    紧凑度时空分布长三角地区标准差椭圆

    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分析

    徐鹤
    33-3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差椭圆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对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二者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东南部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小于西北部;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密度升高带来区域经济进一步增长,但二者的关联性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东南部地区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以高 高集聚为主,西北部地区以低-低集聚为主.

    长三角城市人口密度经济发展

    1994-2023年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吴晨琳勾锐
    35-3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选取CNKI中国字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对1994-2023年间以历史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保护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我国历史街区的相关研究归纳为概念与原则研究、街区规划与实践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街区活力激活研究、街区的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方面仍有待加强,并从研究内容、学科融合、协调发展、制度法律四个方面,提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思路和建议.

    历史街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雨水循环系统下的海绵化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刘博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学校园建设已成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为了探索在雨水循环系统理念下的海绵化校园改造,将雨水循环系统的设计设施途径进行分析梳理,将其运用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景观上.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景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更加细致、科学、有效地挖掘研究区的景观结构特点和所具有的景观功能,从而全面治理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校外道路,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雨水循环系统海绵化校园海绵城市

    寿县古城墙景观要素构成及其适宜性评价研究

    张瑞文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调研走访寿县古城墙,提炼出古城墙主要的景观构成要素,选取总体格局、主要功能、历史文化、景观视廊、沿线景观、城墙管理6项景观构成要素作为准则层,并细化成19个小的评价指标作为指标层,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寿县古城墙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古城墙与自然山水和居民生活融合的紧密度、交通线路的合理性、慢行系统的舒适性、历史文化价值等指标的适宜性较高.

    寿县古城墙景观要素适宜性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片区规划研究——以芜湖市荆西片区规划为例

    陶明白
    44-4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海绵城市理念研究为基础,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南方城市的特点,通过对城市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片区规划研究,按照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这种方法有助于解决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质,同时也能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整个研究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发展.

    海绵城市片区规划低影响开发

    车站跨线钢桁架旅客天桥顶推施工技术研究

    张振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既有运输繁忙的铁路枢纽车站新建跨线旅客天桥,往往大型起重机械设备难以进场施工.为了保证工期,减少施工与运输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施工安全,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施工技术.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结合杭深铁路苍南站跨线钢桁架旅客天桥项目施工,研究采用顶推法施工技术,并利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钢桁架顶推工况进行受力分析,制定相应措施,确保顶推施工的安全性.

    钢桁架顶推有限元分析旅客天桥

    瓷砖下脚料艺术饰面施工技术分析

    姜超刘永杰马广生郭远远...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约150亿t,而利用率不足3%.尤其是在建筑屋面或地面工程施工中,大多采用坚固性无机类块材作为饰面,传统的做法是采购统一规格的块材并呈二维经纬线排版镶贴作为饰面.其弊端是因所设计的建筑物平面布局和统一规格的块材不相吻合,现场裁剪量大,损耗率高达5%,施工成本高,所产生的下脚料污染环境.为此,文章研究了 一种利用瓷砖下脚料作为饰面材料的施工技术并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屋面工程中应用,并针对该施工技术的特点、原理、工艺、质量、安全、环保事项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了总结,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瓷砖下脚料艺术饰面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刘勇张家乐杨明阮杰...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在架设和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坍塌或人员坠落事故.文章以南阳诸葛英才创新产业园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工艺,并对该支撑系统进行荷载验算,确保支撑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技术分析

    刘斐
    53-5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因兼具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在设计施工中占据较大优势.文章以银昆高速公路陈家堡子大桥为例,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多跨同时锁定合龙施工技术和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合理选择大跨径连续刚构施工技术,加强桥梁施工控制要点,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风险.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多跨同时合龙施工技术施工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