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田野调查的中国羌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居保护研究

    胡丹石晓娜孙岩孙坤...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每个村的实地走访,结合GIS测绘等技术,在现场调研数据库基础上,对中国羌族特色村寨民居进行全方位研究比较,分析羌寨民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羌族特色村寨民居保护方式.总体问题包括:缺乏入选评价标准,总体分布不均,村寨名字不统一,可达性差等.民居保护出现两种局面,一是偏僻村没有进行保护,导致民居朽旧;二是部分村重建中歪曲或简化了羌族民居.对于以保护为主的村寨,应本着整体性和原真性原则,严格按照规范与法律规定,制定保护规划;对于保护与开发兼顾的村寨,应本着整体性、人本性,即为居民生活及旅游服务的原则;对于以开发为主的村寨,应充分利用其交通优势和地理优势,对于影响民居群整体风貌的现代民居进行改造,确保具有传统建筑特色.

    特色村寨民居保护羌族

    昆明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表达分析

    胡文龙李志英王亚南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地域文化是设计师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也是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研究依据地域文化的自然、历史、人文三要素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都市生活三类,并于昆明市内分别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翠湖公园、昆明老街、公园1903,提取其地域文化要素并归纳出设计策略.自然生态类公共空间:借鉴园林式的空间组织、加强空间与景观的交互;历史文化类公共空间:修缮保留历史建筑风貌、再现公共空间民俗活动;都市生活类公共空间:在文化主题中创造对比统一、复合功能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公共空间地域文化翠湖公园昆明老街

    昆明市"一颗印"商用民居公众体验情感分析

    李志英薛梦柯王晓云
    8-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公众体验角度出发,采用网络文本挖掘方法,以微博网站的点评内容为数据基础,搜索相应关键词,分析公众在三个商用型"一颗印"民居的公众体验活动中的满意度、空间分布、环境认知、服务与设施、文化认知及情感倾向,希望能够为其他类型地方特色民居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一颗印商用民居公众体验网络文本分析

    绍兴古城台门园林的营造手法——以邹家台门和青藤书屋为例

    熊琦媛许玥宋源
    10-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绍兴台门园林作为绍兴私家园林的一种特色类型是绍兴越地文化的空间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章结合越地文化特点,选取邹家台门和青藤书屋作为典型,介绍了它们的历史沿革,分析探讨了选址布局、空间营造以及水体运用等,提炼了绍兴古城台门园林的营造手法及地域特色,为绍兴台门园林建筑文化和设计手法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参考.

    园林建筑营造手法青藤书屋邹家台门

    合肥市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营造研究——以罍街为例

    吴婧李屹楠李春雨曹岚...
    12-1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共空间影响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公众满意度,而街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区域形态,能够在满足市民公共需求的同时传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魅力.加强街区建设,对于城市政府凝聚民心、体恤民情、积德利民是一件大好事.因此,在生态优先战略原则和环境友好原则的基础上,文章聚焦于推动罍街的发展,激发创意街区的活力,对罍街的交通、业态、文化、绿化、设施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活力营造与提升策略,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发展.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营造罍街

    1994-2020年中国历史街区研究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邹艳婷李丽玲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4-2020年中国历史街区研究文献的文章数量、作者、研究团队、研究热点词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历史街区研究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历史街区研究领域发表的期刊文章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已渐渐成为人文地理和规划学界的研究热点,伴随着中国城市用地的紧张,越来越多学者开始重视历史街区的价值,而且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快,历史街区与城市更新的关系越发密切,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历史街区文献综述CiteSpace软件

    基于多源大数据支撑的宁国市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王清校孙磊武建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出租车、网约车等多种个体交通竞争的情况下,各城市地面公交客流规模持续下降,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以宁国市为例,探讨中小城市公交线网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助多源大数据的融合分析,支撑城市公交线线网优化与调整,以期推动公交客流逐步回升与稳定.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多源大数据线网优化

    合肥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熵评价

    王梦娜陈莉
    20-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智慧经济、智慧科创、生态环境、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民生子系统构建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合肥市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基于研究结果,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政府领导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绿色智慧城市熵权法评价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以人文本"导向下的城乡养老设施规划策略研究——以安庆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为例

    李永海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庆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以"全面关爱、重建生活"的养老服务理念为引导,大胆探索并全面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文章以安庆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庆老龄化水平、发展特征及实际存在的问题,秉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科学规划为空间治理手段,提出规划策略和重点,保障各级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

    老龄化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乡村核心区域公共空间重塑探索——以苏家作村村民服务中心为例

    马浩原陈兴义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的各种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同时乡村环境恶化,导致乡村公共空间破败,失去活力.针对乡村公共空间失活问题,需要在充分了解现有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乡村振兴的要求对空间进行重塑.通过小体量公共功能的植入,以焦作市苏家作村村民服务中心设计改造为例,阐述如何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以村庄核心区域旧建筑、旧广场为载体,依据村民的诉求对公共空间进行重塑,以点带面,激活乡村空间,服务于乡村振兴.

    乡村公共空间空间变迁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