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不同研究时间与方向维度的福建土堡研究综述

    张杰李刚
    3-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土堡因其建筑特色鲜明、防御措施完善、建筑宏伟壮观,与福建土楼一起成为福建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型乡土民居建筑.文章对20世纪以来涉及福建土堡民居建筑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主要从民居建筑特色、防御与居住功能、建筑文化内涵、保护与利用,这四个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的总结.

    福建土堡建筑特征民居综述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模式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洛场村(花山小镇)为例

    王晓鑫马源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悠久、景观资源丰富,合理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能够传承村落文化,提升村落综合价值.文章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的现状问题出发,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以广州市花都区洛场村(花山小镇)为例,通过对洛场村红色文化、华侨文化以及传统建筑资源的挖掘,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对洛场村的活化利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他同类传统村落具有启发借鉴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村落自身优势,并结合当下的城乡居民需求,从而达到通过合理的活化利用重塑传统村落价值的目的.

    文旅融合传统村落洛场村活化利用

    从生态适应性视角看贵州雷公山苗族传统聚落空间营建

    雷亚伦周洪涛王川欧阳澜...
    9-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下,苗族先民多迁居西南深山腹地,以避战乱,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恶劣,长期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在聚落营建时,必须首先适应和调整生态系统.文章以贵州雷公山苗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适应性理论,从自然生态、建成环境和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剖析苗族传统聚落"山—水—田—巷—房"的人居环境系统,认为苗族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通过主动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普遍选择"依山而建、择险而居",以农田生态系统为核心,综合考量"风水"与选址、水势与生产、山形与居所的构建,突破了低效的生态平衡,实现了在恶劣生态环境下的和谐共生.最后讨论了该系统面临的现状问题,提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机制对我国传统聚落的稳定发展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适应性空间构造聚落营建

    城市地铁出入口一站式互动空间设计研究——以天津市地铁三号线杨伍庄站为例

    梁馨元胡妍妍提润林王婕...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出入口空间作为连接地铁地上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键枢纽,是城市景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津市地铁三号线杨伍庄站为例,探寻地铁站出入口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体景观联系,以"一站式"为设计切入点,将快捷式餐饮服务与休息停歇结合,将手机智能操作系统与各种服务设施相结合,注重空间使用功能的多元化和人的感官体验,将一站式贯穿景观设计的始终,以期为我国城市地铁出入口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地铁出入口一站式景观设计互动

    基于One Planet Living框架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以新加坡滨海湾为例

    何丰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One Planet Living框架归纳分析了新加坡滨海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实行的具体策略及措施,并重点对交通与出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健康与福祉三项原则详细研究,总结了滨海湾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新思路.

    滨海湾可持续发展OnePlanetLiving

    基于地域条件下的特色小镇设计分析——以大别山体育小镇为例

    段然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四届国际冬奥会之后,全国各地体育事业飞速发展,将特色小镇设计与体育文化热潮接轨,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上对项目地的城市背景和地理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特色小镇在设计上如何"特"色,在地域条件下充分利用项目本身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将对原有基地环境破坏降至最低.通过对大别山体育运动小镇具体设计方案的解读,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当下,在提倡绿色和可持续设计的前提下,总结出在地域条件下"因材施教"的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的方法论.

    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地域设计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国内乡村文化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李丽玲邹艳婷
    20-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发展至关重要的层面,是乡村地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筛选出与"乡村文化"相关的文献,时间为2010至2020年,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出近十年国内"乡村文化"研究的热点及趋势.结果表明,在研究来源中,国内研究网络总体较为独立,合作网络不成体系,较为零散,多数合作机构为地理区位邻近的高校,我国跨机构之间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研究热点看,学者主要以"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为两大研究热点,"乡村旅游"和"乡村设施和产业"等研究关键词基本围绕其两者展开讨论;从研究趋势来看,"乡村振兴"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之后开始兴起,且突现值达到最高,是未来研究的主要热点方向之一.

    乡村文化CiteSpace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沂蒙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其建筑特征研究

    齐绍东付浩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沂蒙山区位于山东东南部,占地范围极广,民居形式较为丰富,但少有人针对该区域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沂蒙山区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对相关资料的深入分析、总结,结合实际村落从村落分布、村落形态、院落布局、民居构造、建造材料等方面对沂蒙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其建筑特点进行了研究.

    村落分布村落形态院落布局民居构造建造材料

    生态文明视角下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以郑州市杏花路小学为例

    樊一丹谢蒙单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首先对生态文明、校园外部空间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再从校园外部空间生态化和友好化两个层面对郑州市杏花路小学的校园概况进行解析—生态文明介入的绿色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以期为未来绿色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提供重要理论分析.

    生态文明绿色校园校园外部空间

    生态理念引导下的城市设计研究——以郎溪经开区中心区为例

    李强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设计是优化片区功能、塑造空间特色、指导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宣城市郎溪经开区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以生态理念为核心,在尊重自然生态肌理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区中心区核心功能、建设模式、空间特色.先底后图,既保护了生态本底,又利用生态优势提升了片区总体功能和空间品质,激活了开发区的整体活力.文章的设计理念及思路为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生态理念郎溪经开区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