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永昌古道沿线传统村落分布及其景观特征研究

    李海燕张东强张瑛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乡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永昌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段,是一条历史层积带,为其沿线传统村落发展提供一条明确而清晰的主线.文章在梳理永昌古道分布及其沿线30km范围传统村落分布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聚落空间和民居建筑这四个方面探究永昌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探讨古道沿线村落保护发展思路,即以永昌古道为文化轴,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线路;以永昌古道为交通轴,构建传统村落交通网;以永昌古道为空间轴,构建村道联动发展精品线;以永昌古道为时间轴,构建遗产廊道保护体系.旨在为古道及其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一定思路和依据.

    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村落分布永昌古道

    皖北地区高校宿舍秋季热舒适研究

    曹稳刘佳颖李敏严涛...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皖北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研究为例,采用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对秋季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环境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将收集到的512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秋季宿舍室内的实际热中性温度为22.2℃,期望温度为24.9℃,受试者偏好较高的温度;秋季服装热阻为0.4~1.4 clo,热阻值与室内温度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约为-0.06.本研究为皖北地区高校宿舍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热舒适宿舍热感觉自然通风室内热环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居民点绿色宜居工程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魏圩村为例

    舒鸿达夏天艺徐芊卉郝峻弘...
    9-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乡村建设中乡村规划与建筑设计应重视地域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利用绿色技术等新手段对旧村落进行活化更新是重要课题.文章以泗阳县魏圩村居住点设计为例,通过对魏圩村的区位资源、自然条件、历史人文、产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乡村文化与传统价值的挖掘,提出"巷陌院宅生,墟市话新圩"的设计理念,从"组街巷""游市集""展文化""享自然"四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两街一市五集落,七馆依水寄乡情"的规划结构,并以街巷空间与乡村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构建乡村特色空间,培育乡村文化.在建筑设计方面,延续苏北传统建筑的营造脉络,对传统空间提出创新设计,并运用绿色技术的手段,对乡村建筑的人居环境进行生态优化,营建绿色宜居的魏圩村居住生活环境.

    乡村规划圩田村庄乡村建筑绿色宜居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陈曦刘群高义斌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人口数量的快速上涨致使养老服务供需无法匹配.社区居家养老响应了国家政策号召,能实现老年人原居安养的意愿.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具有贴近业主,保留老人原有生活方式和促进邻里关系等不可替代的优势.文章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理论为基础,梳理当前物业开展养老服务的实践模式,提出"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和建议,推动营造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居住环境,助力老年居民的幸福生活,持续推动养老产业转型升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理论物业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市域旅游列车助力交旅融合发展策略分析——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郭菲菲龚迪嘉蒋刘婷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运输是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其与旅游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文章论证了建设市域旅游列车的可行性,采用案例借鉴法,提取了日本和瑞士推进交旅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包括明晰的旅游列车发展模式、无缝衔接的公共旅游交通系统、多方协作的交旅融合举措等,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基于对旅游资源禀赋与交通发展的分析,提出绍兴市域旅游列车服务品质的提升策略,包括明确旅游列车发展模式、构建旅游交通网络系统、协同多方整合资源等,以期为中国市域铁路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案例支撑.

    市域旅游列车交旅融合发展模式旅游交通网络系统资源整合

    齐瓦当纹饰的审美意涵及其生态美育价值分析

    怀康孙梦露
    19-2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齐瓦当与秦瓦当、燕瓦当的对比,阐明齐瓦当纹饰的视觉特点,利用图像学、符号学、艺术人类学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齐国因受当时社会、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以树木纹饰为主的瓦当,进而通过其纹饰特点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态审美趋向,并借用"生生美学""气氛美学""诗意地栖居"理论对齐瓦当的生态美育价值进行综合思考与探究,总结齐瓦当纹饰的审美意涵及其生态美育价值.

    齐瓦当审美意涵生态美育

    徽文化影响下的呈坎村空间布局分析

    杜天瑶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文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其整体性强、内容广,涉及政、经、艺、文、医等多方面,在徽州影响深远.徽州古村落作为徽文化的主要载体,徽州人将其思想、文化、情感、观念注入到村落的选址、形态、布局等.因此,徽州古村落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着浓厚的徽文化内涵.明清时期发展繁盛的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是徽州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以呈坎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徽文化影响下的呈坎村空间布局.

    徽文化呈坎村布局

    绿色"在骨不在皮"——北航合肥科学城创新研究院主楼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甄诚
    23-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建筑不是各种"高大上"的昂贵措施堆砌起来的,立足于被动式建筑设计理念,从平面布局等"筋骨"上着手,让阳光、清风、美景进入建筑,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才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正确路径.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科研办公建筑项目中绿色设计的相关技术路径,探讨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被动措施来实现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绿色建筑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科研办公建筑

    地域文化视野下合肥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策略分析——以"交投杯"概念方案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为例

    陶建华方媛戎成乾王霏霏...
    25-2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竞赛主题解析开始,分析并总结设计要求,再结合竞赛设计方案,从调研场地自然环境、分析地域文化、提取建筑风貌元素等方面,尝试从理论上解析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服务区建筑设计策略,塑造出新时代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服务区建筑.

    服务区地域文化建筑风貌场所

    地域文化语境下的金华南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

    程艺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车站站前广场是旅客进入城市参与活动的第一个广场空间,它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站前广场的要求也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展现城市面貌及人文历史的需求,提升旅客进入城市的第一印象.文章以金华南站站前广场的设计为例,深入了解金华的人文历史、场地周边环境,针对性的对金华南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最后形成功能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站前广场景观设计.

    站前广场人文历史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