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群-桥梁耦合振动下人行悬索桥振动研究

    武文涛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人行荷载模型和人体动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动力特性不变的主体质量、主体刚度、主体阻尼和动力特性变化的耦合质量组成的人体竖向动力模型,同时以傅立叶级数模拟人行侧向荷载,分析行人与桥梁所受的荷载,建立动力平衡方程;借鉴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兼顾分析的方便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基于行人与桥梁之间位移协调关系和力的协调关系,利用ANSYS求解桥梁动力平衡方程,采用Newmark法求解人体动力平衡方程,实现人桥耦合振动的分析;以某大跨度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析步频、人群行走模式和人群密度对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对比各国规范对人体振动舒适度评价指标的规定,结合影响参数分析结果,确定合理的舒适度评价指标,进而估计该桥的容许上桥人数.研究表明:步频、人群行走模式和人群密度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经常不是单一的,而多是两种或三种参数的综合;相比峰值加速度,均方根加速度更适合作为振动响应参数分析及舒适度评价指标;人群异步行走时的总乘坐值均低于舒适度评价指标;人群同步行走时,快走的容许上桥人数最少,正常行走时次之,慢走时最多.

    耦合振动参数分析人体动力模型人行悬索桥舒适度评价

    公路市政化改造设计要点分析——以宿州市G311项目为例

    樊欣
    147-14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公路不能满足市政功能需求,亟需市政化改造.文章以宿州市某一级公路市政化改造项目方案预研为背景,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公路市政化改造过程中的设计原则、路线设计、横断面布置、交叉口交通组织、路基路面及管线配套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今后公路市政化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公路市政化横断面设计交通组织技术要点

    宽幅矮塔斜拉桥墩梁临时固结方案及计算分析

    王攀学项鹏
    149-15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荷载情况和结构特点,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临时固结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主墩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了适当的支撑和固结措施,以抵御施工期间的荷载作用.在施工技术方面,研究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际施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临时固结和施工过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和应力,保障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于推动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临时固结施工墩梁混凝土结构特大桥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再生利用技术分析

    王勇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作为基层,加铺沥青面层,俗称"白加黑",去除水泥混凝土板块的反射裂缝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技术难点,也是国内外交通部门专业技术研发的重点.文章结合实际运用案例,阐述一项创新方法,即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再生利用方法.该技术既能在旧水泥混凝土板内形成随机斜向分布"微而不裂"的微裂缝,使嵌锁面完全契合,处于"柔刚相济"的状态,可以有效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纵横不规则反射裂缝,也可以保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特有的抗压、抗弯拉强度高,刚度大,承载力强的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再生运用

    县乡公路下穿高速公路设计分析

    王国保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交通发展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县乡公路在升级改造过程中,通常于公路下穿高速位置处存在设计难点,而高速公路预留的桥梁通道又是公路过高速的必经之路.文章针对县乡公路下穿高速公路节点设计进行研究,主要对县乡公路下穿高速通道、高速桥梁的拼宽、路基路面、排水、交通设施及涉路安全设计和桥梁结构计算等与项目相关联的各方面设计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县乡公路下穿高速公路设计方案,保证设计合理、行车安全和满足未来县乡公路的发展要求.

    县乡公路下穿高速设计

    双主梁钢板组合桥温度效应分析

    周伟明廖星星李龙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度效应是影响桥梁内力、线形乃至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一联双主梁钢板组合梁桥精细化非线性实体有限元模型,在整体升降温和梯度升降温作用下,对钢板组合梁横断面不同位置处沿顺桥向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工况下钢板组合梁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温度应力从混凝土板自上而下不断增大;整体升温与梯度升温产生的竖向位移方向不一致,降温情况同升温相似,最大位移均出现在两个边跨的跨中处.梯度温度对于应力和位移的影响大于整体温度.

    双主梁钢板组合梁整体升降温梯度升降温

    山岭地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的设计分析

    李清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山岭地区现状农村公路已难以适应当前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提升农村公路的技术标准并促进交通发展已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针对山岭地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设计工程,对老路现状、路线的平面及纵断面、路基路面和桥涵设计等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山岭地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设计方案,提升公路的等级,改变路面结构并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

    农村公路山区升级改造

    饮用水源保护区重力式桥墩拆除施工技术分析

    王方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研究饮用水源保护区重力式桥墩拆除施工技术,在水中墩进行钢板桩精确打设、滑轨及可升降平台快速移动固定、滑移撑轮精确定位及多级沉渣废渣净化收集装置等,降低了桥墩切割施工难度,可有效节省施工材料、改善结构受力、缩短工期、提高安全性、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对桥梁水中墩柱拆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饮用水源保护区重力式桥墩拆除施工技术

    某多层砖混结构安全性鉴定及加固处理分析

    唐亮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某剧院从20世纪70年代使用至今,整体性连接构造较差,其抗震构造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抗震性能缺陷明显,无法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为了解该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及抗震性能,文章根据现行规范对该结构进行了相关的检测鉴定,同时根据鉴定结论,提出了加固措施,为结构的正常安全使用提供依据,也为同类结构的工程鉴定和加固提供借鉴.

    砖混结构检测鉴定抗震性能加固处理

    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检测鉴定分析

    吴鹏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对市政道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文章从相关检测参数入手,对沥青路面质量检测及控制进行分析,并针对各项检测参数提供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

    市政道路质量检测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