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住区建成环境对居民体质健康的影响——以南充市为例

    苟爱萍彭雅娣王江波
    3-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南充市为例,探索住区建成环境对居民体质健康的影响.选取4大类环境因素,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居民健康信息以及建成环境评价等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建成环境因素对居民BMI指数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的提升一般会对居民BMI产生负向影响,对居民体质健康产生正向影响,但在不同类型住区中,个别建成环境因素会对居民BMI产生正向影响,则对居民体质健康产生负向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建成环境体质健康影响

    国内空间句法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基于中国知网(1985-2022)数据

    高钊蔡云楠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85~2022年4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366篇核心中文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合文献内容和时事政策分析,系统梳理空间句法的研究前沿以及热点.结果表明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心性、可及性、乡村聚落、整合度等方面;研究前沿主要为空间活力、传统村落、公园绿地等;国内空间句法可划分为概念引入、实践探索、推广运用、多元扩展四个研究阶段;国内空间句法研究学者与团队呈现多元化局面,研究领域由单一转向多元,技术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研究尺度集中于中微观尺度,宏观尺度分析较少.最后从学者与团队、研究领域、技术方法和研究尺度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国内空间句法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提供参考与借鉴.

    CiteSpace空间句法研究进展

    地域文化视角下运河扬州段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三湾湿地公园为例

    周琦赵峰汤鹏祝遵凌...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州是中国古运河的源头城市,也是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地带,其城市公园景观风貌对展现运河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运河沿岸城市景观设计存在"同质化"现象,地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潮流的不断冲击逐渐淡化,甚至被取代.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要素,塑造具有运河特色的城市景观值得深入思考.文章基于地域文化视角,重点分析扬州运河三湾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特色,挖掘景观中的文化意蕴,通过提取扬州的植物文化、运河文化和园林文化,并分析地域文化在三湾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探索适合现阶段指导运河沿岸滨河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以期增强城市滨河景观的人文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地域文化古运河扬州植物景观三湾湿地公园

    清代官式建筑评价梳理与探究

    常清华
    17-1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官式建筑与唐宋等早期建筑,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两大体系.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认识与评价,学界经历了一些变化与更迭,正确看待清代官式建筑的价值,对于其研究与保护非常重要.文章试对此问题进行梳理,并对涉及历史观等影响原因进行分析.

    清代官式建筑评价历史观

    乡土民居建筑伦理意蕴研究

    张杰李刚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慢慢承载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文化气韵.中国传统建筑中映射着璀璨的华夏文明,它以具象的艺术实体来体现人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文章旨在从伦理学视角来浅谈民居建筑中的伦理内涵,首先是从原]初意识、堪舆观念和文化传统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次探究乡土民居型建筑的伦理意蕴,以侗族民居建筑、广西干栏式民居建筑、福建土堡民居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民居类建筑在礼制建筑、天人合一和民间礼俗中的伦理意蕴;最后探讨民居建筑伦理的当代价值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启示.

    乡土民居建筑建筑伦理伦理学建筑文化

    基于融合理念的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模式研究

    张文隽
    22-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区域经济文化、工业遗产自身价值及其功能特征等元素的影响,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改造方案则需要高度融合区域特色元素,因此文章以融合为导向开展基于融合理念的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模式研究.首先,文章从五个层面提出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融合原则;其次,文章从价值理念、城市规划理念、文化理念、生态理念、科技理念等层面,提出融合理念下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模式;最后,文章总结了工业遗产的融合性再利用模式,为其融合性改造提供科学导向.

    工业遗产融合理念再利用模式融合原则

    福建省永安市畲族村建筑色彩关系研究

    范训瑞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研分析永安市青水畲族村建筑外墙色彩现状,甄选出青水畲族村(青水畲族村、沧海畲族村、百芑坵畲族村)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为研究载体,以孟赛尔体系为色卡,运用现场实体色彩取样的方法分析并标注青水畲族村的色谱,总结归纳出青水畲族村建筑外墙的色彩特征及构成情况.通过发放问卷,收集公众对畲族村色彩的色彩偏好认知,建立色彩偏好体系.从而对永安市畲族村色彩现存问题提出意见,为后续永安市畲族村建筑色彩管控提供指导.

    青水畲族村色彩关系色彩偏好

    废弃机场改造——探索合肥园博会规划筹建方法与城市更新策略

    何晶晶许筱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园博会规划与筹建为线索,结合合肥园博园实际项目,分析了往届园博园选址规划策略,重点研究在"新园博"和"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园博园设计策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索利用园博园进行城市更新的可行性.

    园博会城市更新机场改造城市大事件

    基于徽州地域特色的社区微更新研究——以黄山市屯溪区老街社区为例

    刘紫涵邵文学余汇芸余茂林...
    30-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存量规划"的转型年代,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城市更新已成为当下重要议题.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小细胞,是城市更新的重要部分.以黄山市屯溪区的老街社区为例,运用文献综述、田野调查等相关研究方法,根据徽州地域特色指导社区微更新,既能尊重并保持空间肌理,又能凸显当地文化特色,从而相对有效地解决社区更新中产生的问题,为其他类似社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徽州社区微更新地域特色内生性

    海绵城市理论下游园改造探究——以合肥市淠河路与青阳路交口为例

    文世洋吴婧
    32-3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合肥市淠河路与青阳路交口游园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当前海绵新型城市研究理论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对实地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海绵城市理论下总结了相关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结果为海绵城市街边小区和公园更新改造规划设计工作可提供更科学、完善的方法.

    海绵城市游园改造公园更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