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林业科技
安徽林业科技

程 鹏

季刊

2095-0152

ahlykjbjb@163.com

0551-5313000

230031

合肥市长江西路820号

安徽林业科技/Journal Anhu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不同区域雄性杨树优良品种(系)筛选研究

    苗婷婷吴中能刘俊龙丁昌俊...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安徽江淮地区发展的雄性杨树优良品种(系),对全省杨树适生区域的多个试验林生长量进行多年定点连续调查.结果表明,淮北地区,长势好的有巨霸杨和湘林90杨;沿淮地区,江淮1号杨长势最好,与其他4个品种(系)达极显著差异,且比较耐瘠薄;江淮地区,长势突出的有2025杨和L-802 杨,巨霸杨和江淮1号杨表现中上等;沿江地区,长势较好的有湘林90杨和江淮1号杨,经过5~1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这两个品种生长量大,抗逆性强,值得在沿江地区推广.本研究结果为今后雄性杨树优良品种(系)在全省推广示范奠定基础.

    雄性杨树优良品种生长量

    富宁驮娘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类型分布特征

    肖义发戴桂萍王梦君黄杰...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云南省富宁驮娘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分布特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将其划分为 22 种景观类型,并采用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了景观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以森林植被景观类型为主,其占保护区各景观类型总面积的 80.29%;同时分布有农地、水域等非植被类型景观,但各景观类型分布不均衡,面积存在较大差异.(2)该保护区景观斑块规模主要以小斑块为主,其占景观斑块总数的 85.78%,其余斑块均在 3%以下;在斑块面积方面,景观以巨斑块面积占比最大,达 61.18%,其余斑块大小等级分布的面积比例在 6%~10%,各景观类型斑块规模面积与斑块分布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该保护区以低中山和低山为主,海拔700 m以下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74.43%,坡度 15°~25°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41.39%,除人工林植被景观外,各景观类型在坡向方面无明显分布差异.

    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斑块分布

    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彭克泉成佳璇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在该地开展蕨类植物区系研究可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基本依据.本研究采集和鉴定了该区蕨类植物标本,编目了蕨类植物名目,分析了其区系.结果表明,(1)该区有蕨类植物 22 科 50 属97 种,优势科主要有金星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优势属主要有卷柏属、鳞毛蕨属、石韦属.(2)世界蕨类分布类型有 11 科 20 属,其中热带分布类型有 8 科 21 属、温带分布型有 3 科 9 属;无中国特有分布类型;热带分布多于温带分布,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性.(3)该区蕨类植物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分布,起源古老,是安徽蕨类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化和保存中心之一.(4)该区蕨类植物属的R/T值为 2.33,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处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隶属于华东区系范围.

    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万佛山

    不同密度混交林条件下杉木生长差异分析

    杜欣蓉王芝悦万志兵鲍学峰...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造针阔混交林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活性,增强林分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改善一系列人工林生态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密度混交林内杉木的调查分析,探讨更有利于杉木、枫香混交林中杉木良好生长的密度条件.结果表明,(1)4 种不同密度处理对杉木、枫香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均具有显著影响.(2)密度为1 350 株/hm2 的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为 15.60 cm、平均树高为 9.43 m、平均单株材积为 0.10 m3,在 4 个处理中表现最优,有利于杉木大径材培育.(3)单位蓄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最大(5 100株/hm2)的林分,蓄积量最高,为 240.60 m3/hm2.

    杉木混交林林分密度生长量

    楸树播种苗当年移栽试验研究

    杨艳红曹文昱赵鲲陈涛...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楸树原产我国,材貌双全,俗称"木王".随着推广与研究的深入,新优品种相继出现,播种当年的移栽方式、栽植时间与新优品种初期选择的准确性直接相关.本文对楸树移栽的各变量因素(移栽方式、移栽后是否浇水、遮光率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楸树移栽方式是带土球移栽加 85%遮光率为最优;栽植月份以 5 月移栽为佳;移栽后要适时浇水.

    楸树播种苗移栽方式

    首届叶集定制家居暨供应链产业博览会在安徽六安举办

    木木
    29页

    六安市月亮岛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及分析

    刘皋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于2021 年3 月至11月对六安市月亮岛的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调查发现,月亮岛园林植物病害为22 类,以斑点类病害为主;虫害24 种(类),以刺吸式害虫为主,主要为蚜虫类和蚧虫类.还对该区域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地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分析

    毛竹伐桩储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年份的防灾效果研究

    许正武黄志强张玮黄良根...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毛竹伐桩储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年份的防灾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伐桩储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年份的防灾、增效效果明显,其中 2 700 L/hm2 灌水量(处理 1)竹笋产量 5 404 kg/hm2,新竹平均胸径 9.41 cm,综合盈利-5 475 元/hm2;5 400 L/hm2 灌水量(处理 2)竹笋产量 7 916 kg/hm2,新竹平均胸径 9.68 cm,综合盈利 780元/hm2,均明显优于对照.(2)不同处理间毛竹出笋量的差异达 0.01 显著水平;在平均胸径方面,处理 1 与对照、处理 1 与处理2达0.05 显著水平,处理2 与对照达 0.01 显著水平.此措施初始投入不大,技术简单易行,适用于水源受限竹林的间歇性干旱和小面积零星分布的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培育,值得推广应用,为此提出了该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期为竹林经营者在选用竹林防旱技术时提供参考.

    毛竹伐桩储水灌溉灌水量干旱产量

    来安花红栽培技术

    徐国富
    38-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来安花红为滁州地区特色果品.因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来安花红种植数量逐渐减少,曾一度濒临灭绝.2009 年以来,来安县复兴国有林场对来安花红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培育.本文从形态特征、品种特性、栽培技术、栽培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来安花红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来安花红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来安花红生长特性栽培技术

    贵池区野生多花黄精资源现状及其保育扩繁技术

    方习海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调查了贵池区野生多花黄精资源分布状况,分析了引起其资源枯绝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设、制定保护办法,以及保育扩繁山场选择、原种保护、原种扩繁、病虫害防治、保育扩繁质量调查等保育扩繁措施与技术,以期为野生多花黄精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

    多花黄精保育扩繁林下仿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