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性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工艺路线选择分析

    张丹丹张国辉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工艺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工艺和厌氧处理工艺.为筛选出一条经济适用的工艺路线,本文根据不同畜禽粪污处置项目的运行情况,从投资、占地面积、沼液产量、经济效益及投入产出等方面定量分析两种工艺的运行参数,总结两种粪污处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形.基于此提出区域性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应选用好氧发酵工艺作为主要处理设施或附属设施,否则无法形成处理闭环;湿式厌氧工艺和干式厌氧工艺在吨处理量投入产出方面差别不大,但湿式厌氧工艺产生的沼液量较大,在处理量小且沼液能够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湿式厌氧工艺,否则干式厌氧工艺优势更大;当厌氧工艺和好氧工艺在同一项目使用时,需注意厌氧系统不能消耗过多的有机质,以免好氧过程生产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可能达不到有机肥相关标准.

    畜禽粪污干式厌氧好氧堆肥环境管理

    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

    胡显勇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利用森林资源,需依托科学的规划调查,有效了解林业资源的生长及分布情况.将3S技术应用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中,能够确保规划调查工作高效真实.为进一步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本文结合3S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从遥感(RS)技术应用原理、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应用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原理方面分析了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优势,从监测和调查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介绍了主要工作内容,探讨了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图形数据采集、解译标志建立、小班判读区划、外业调查和空间图形库建立等方面,对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3S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黄河流域石砾山地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吴仲昌冶俊森杨保玉夏吾朋毛...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黄河流域石砾山地的植被覆盖率、促进其生态恢复,本研究在青海云杉等7种乔、灌植物中,选择存活率排名前四的树种作为试验树种,开展了4个树种的石砾山地造林技术试验,通过研究不同保水保墒技术对4个树种的生长指标、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肥力、存活率和保存率等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该区域的造林技术.结果表明,整地措施能增加土壤含水量;集水托盘措施能提升土壤表层土壤的水分和土壤温度;在石砾山地造林需要结合其他措施进行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含量.施肥+整地+集水托盘组合措施在黄河流域石砾山地干旱造林效果较为明显.该研究为黄河流域石砾山地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黄河流域石砾山地抗旱造林整地集水托盘施肥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措施及效益分析

    杨细妹毛林鲜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顺海国有林场根据地理区位条件和森林质量现状,实施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本文基于该项目实践,总结分析了其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效益.该项目包括林木采伐和营造林两方面,林木采伐工作包括采伐前公示和采伐边界确认、林木标记与伐木、造材归楞和伐后清理等;营造林工作包括树种选择及配置、苗木质量把关、栽植过程措施和施工组织等;项目实施可产生一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林木质量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森林质量采伐营造林森林景观改造社会效益

    毛竹定向培育技术分析

    吴莹莹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林是重要的生态、产业资源,竹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保护生态、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林农的收益等均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经营毛竹林,本文从林地选择和竹林结构确定、科学施肥、留笋成竹和老竹采伐、林地管理和灌溉设施建设、钩梢和号竹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毛竹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和材用林定向培育技术,以提高毛竹林经营水平,为毛竹经营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毛竹定向培育留笋成竹笋材两用林

    皖西南富硒土壤分布及富硒农产品调查

    张应娥安邦陶耐王伟...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皖西南富硒土壤的分布、无公害绿色富硒土壤、无公害富硒农产品产地适宜区、绿色富硒农产品产地适宜区及绿色富硒食品等情况.结果表明,富硒土壤面积占总评价面积的4.96%,主要分布在CS、SH、GZ、TZS和TF等乡镇.无公害绿色富硒土壤面积约占富硒土壤总量的85.51%,富硒土壤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的面积一致.无公害富硒农产品产地适宜区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25%.绿色富硒食品产地适宜区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24%,其中AA级适宜区占1.80%,A级适宜区占1.78%.富硒土壤主要为自然背景成因,且富硒土壤具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特征,推测富硒土壤成因为吸附型富硒.查明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富硒水稻、茶叶和栝楼生产区.该结果为研究区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富硒土壤无公害绿色富硒有机质富硒类型

    近海岸生态修复综合路径探索与实践

    池长加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近海岸生态修复实践,构建了以红树林生境修复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实现近海岸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总结分析了近海岸互花米草的生物性特性、危害及刈割、深翻碎根、光滩营造和红树林替代等综合治理措施,红树林植物选择、种植区域及种植方案,以及护岸生态化改造、斑块节点打造和鸟类栖息地打造等景观生态营建方法等近海岸综合修复路径.实践表明,该项目构建的以红树林为主的生态系统,保护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海岸防潮能力,恢复效果明显,该综合修复路径为近海岸生态功能的修复与构建提供了参考.

    近海岸生态修复互花米草红树林岸线景观

    不同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王继英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菜蛾是蔬菜重点害虫之一,长期药剂防治可能会使其产生抗性.为筛选出防治甘蓝小菜蛾的理想药剂,以"京丰"为供试蔬菜品种,比较研究10%虫螨腈悬浮液、2.5%阿维菌素·氟铃脲和2%阿维·高氯杀虫剂对该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菜蛾幼虫2~3龄前,3种方式对小菜蛾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药后10 d均能有效控制小菜蛾为害,而且无药害现象.该试验为相关地区防治小菜蛾提供参考.

    农药甘蓝小菜蛾田间防效蔬菜

    皖南地区桃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绿色防控技术

    汪迅钱永梅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分析了皖南地区桃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手段.调查结果表明,皖南地区桃树常见病虫害包括蚜虫、桃小食心虫、桃蛀螟、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和桃树缩叶病等.生产上可通过清园修枝、地膜控草、树干涂白、有机肥施用和果实套袋等生态调控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粘虫色板及短稳杆菌等理化诱控技术,以及科学用药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虫口密度、改善桃园气候环境,对促进桃果提质增产增效,保证食品和生态安全起着积极作用.针对当前桃树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出台绿色防控补贴政策,开展绿色防控品牌建设,深入研究绿色防控模式,以及引入智能化监测、识别系统等策略,为皖南地区及相似气候区域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桃树病虫害生态调控理化诱控药剂防治

    皖北地区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王朝伟李进步王月英马书芳...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地贪夜蛾是玉米作物上近年来流行的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安全影响较大.本研究采用高空测报灯、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性诱剂监测连续3年调查了皖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该地区不能安全越冬,其初期危害虫源主要来自迁飞地.该地区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首次发现时间越来越晚.草地贪夜蛾在该地区一年可发生不完全4代,该害虫2代后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为害严重.通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联合可以更加高效地防治草地贪夜蛾,使其发生危害较小.通过密切监测成虫迁入时间、迁入数量对实时防控草地贪夜蛾具有积极意义.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发生规律发生动态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