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麦富锌育种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

    张诗琦刘含章胡能兵朱守晶...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农田土壤锌含量分布现状、锌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小麦对锌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小麦籽粒锌营养强化途径等.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部分小麦主产区的土壤中锌含量较低.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影响,一般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在根部压力或蒸腾作用下被输送到地上部,或者被横向输送到韧皮部,由韧皮部进行向上或向下的运输,再被运输到各组织和器官中.小麦锌强化途径包括遗传改良育种、农艺改良和生物技术应用等.研究结果为小麦富锌育种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小麦土壤锌含量锌分布和积累锌强化富锌育种

    香型中籼杂交水稻永两优206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杰赵雪权循光钟锋...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品种永两优206是由7-163S与贵非香占杂交育成,其株型紧凑、叶姿直立,生长态势旺盛;稻米品质达到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二级标准;抗倒、耐热性良好.在2020-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产量9 325.6 kg/hm2;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53.8 kg/hm2.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食味香且抗性强等综合特性,可在安徽一季稻区及相似区域推广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严格选种浸种、确保功能穗达成、构建群体丰产性和适期收获等,高效制种技术包括安全制种、花期调整和发芽率提升等.研究结果为该品种制种和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永两优206香稻栽培技术制种技术高产栽培

    小麦绿色栽培及智能精准管理技术分析

    刘家伸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小麦绿色栽培和智能精准管理技术在促进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为实现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该技术是利用传感器、遥感和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实现对小麦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通过栽植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仓储一体化等多种手段,提高小麦生产效益及产品质量,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合理规划栽培方案,精准调控作物生长全过程和环境.目的在于推广绿色栽培和智能精准管理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小麦绿色栽培智能精准管理精准调控

    密植滴灌技术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马斐李娜余海兵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安科985和黄金粮MY73为材料,研究在滴灌和常规施肥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6.75万、8.25万、9.00万、9.75万和10.50万株/hm2)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根系干重、气生根和地下根数均呈降低趋势;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滴灌施肥技术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品种黄金粮MY73的根系性状表现较好.栽植密度6.75万株/hm2、滴灌施肥有助于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

    滴灌施肥常规施肥气生根地下根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陈永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安徽阜阳太和县夏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前精细整地,采用精耕细作方法改善土壤结构;选择高产、优质且抗性强的品种,并进行分拣、药剂拌种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发挥其产量潜力.种植过程中,确保水分适量供应,适时进行杂草防除、平衡施肥,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水的需求;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综合防控穗腐病、锈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成熟后,适当延后收获,以达到增产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夏玉米生长,从而提升其产量和质量.

    夏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适度晚收

    肥料种类和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高天强叶凌凤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及其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化肥、有机肥和活性硅钙肥料等,设置多种施肥及用量方案(不施肥、常规施肥、优化施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活性硅钙肥),以探究肥料种类及其用量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的灌浆速率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活性硅钙肥2个处理下达到较高水平,且灌浆时间较长,利于籽粒的形成;水稻的光合作用在不施肥和活性硅钙肥2个处理下较弱,在其余处理下较强,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水稻产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机无机肥配施>常规施肥>活性硅钙肥>优化施肥>不施肥;稻米品质在常规施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2个处理中处于较优水平.综合来看,推荐水稻种植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有利于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肥料水稻灌浆速率叶绿素水稻产量稻米品质

    范县水稻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王振磊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河南范县2013-2023年气候观测资料,对研究区近11年来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从温度、水分和日照3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气候适宜性,和干旱、高温、暴雨和洪涝等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的影响.该地年平均温度14.6℃,平均降水量618.9 mm,平均日照时数2 041.5 h;水稻生长期(5-10月)的平均温度在15.2~27.5℃,平均降水量521.5 mm,平均日照时数1 107.4 h,其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均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针对水稻提质增产,提出开展水稻专题气象服务,加强水稻田间管理等对策,为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提供参考.

    水稻气候条件气象灾害气象服务田间管理

    外源钙对丝瓜植株形态建成、光合色素、光合能力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祝鑫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外源钙对丝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探寻适宜丝瓜生长的外源钙浓度,本试验借助无土栽培的方式,设置不同外源钙浓度,研究其对丝瓜植株形态建成、光合色素、光合能力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钙对丝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外源钙浓度在12 mmol/L时最佳,较对照组CK分别增加19.47%、25.15%、19.60%和17.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外源钙浓度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外源钙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调节特点,且以外源钙浓度12 mmol/L时值相对较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1.22%、19.01%.综合来看,12 mmol/L的外源钙浓度有利于丝瓜植株的形态建成、光合能力的增强和根系活力的提升.

    外源钙丝瓜形态建成光合色素光合能力根系活力

    口感番茄品种繁育及示范推广

    刘国娟付成龙王曦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口感番茄繁育方法,进一步推广和种植口感番茄品种,本文总结分析了该作物的品种繁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策略及产业发展建议.其品种繁育目标是培育出具有优异口感特性的番茄新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水肥管理、熊蜂授粉、合理整枝、盛果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示范推广策略包括优化品种结构、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加强产销联动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口感番茄产业发展以绿色、有机和可持续为目标,建议不断加强科研创新,推出新品种和新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相关产业高效发展.

    口感番茄品种繁育栽培管理食品安全

    高油酸花生品种展示试验

    徐胜杨泽峰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促进高油酸花生生产,筛选出优质多抗高油酸花生品种,有效提高其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本研究对豫花22、阜花35和豫花37等10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的生育期适宜、生育进程稳健、田间长势长相好、抗旱耐病性强且产量高,可作为高油酸花生品种在研究区及相似区域推广种植.

    高油酸花生品种筛选展示试验花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