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宛晓春

双月刊

1672-352X

ahnydxxb@163.com

0551-5786705,5786369

230036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为安徽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现被6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它们分别是: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文摘》(CS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CABI)、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国际农业文献检索(AGRIS International),同时被国内万方、同方、《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农业文摘》等十几家数据库及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鸡NLRX1受体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刘雪兰寇家倩周梦琴丁泠...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NLRX1 (NLR family member X1)是一种调控天然免疫应答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首先应用PCR方法分别对鸡NLRX1基因的编码区和N端1~492 bp截短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以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获得了重组NLRX1蛋白和N端截短表达蛋白(rNLRX 1-part).其次将纯化的截短重组蛋白rNLRX1-part免疫新西兰兔,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制备的抗体效价为1∶512 000.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显示,该抗体不仅可特异性结合原核表达NLRXI蛋白也可有效识别鸡DF-1细胞中过表达NLRX1蛋白.

    鸡NLRX1蛋白表达与纯化多克隆抗体制备特异性

    草鱼TAB1蛋白的原核重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韩雨希房慧郭佳静李槿年...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草鱼重组TAB1蛋白(rCiTAB1)及其特异性抗体,首先以草鱼头肾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CiTAB1基因全长序列,并依次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MD 19-T-CiTAB1与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iTAB1.该重组表达质粒经0.5 mmol·L-1 IPTG,37℃诱导表达12h后获得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CiTAB1蛋白(rCiTAB1).然后,采用3种不同方法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变性,发现与高浓度尿素直接变性法和洗涤后尿素变性法相比,洗涤后梯度尿素变性法处理后的蛋白纯度最好,经透析复性后得到浓度为2 mg·mL-1的rCiTAB1.最后,将rCiTAB1蛋白与白油佐剂及免疫增强剂混合,室温下混合1.5 h乳化成免疫原,3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CiTAB1抗体,经间接ELISA方法和免疫琼脂双向扩散试验测得免疫后第33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 048 576和1∶16.Western blot检测到一条分子量约为72 kDa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rCiTAB1蛋白.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CiTAB1蛋白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草鱼TAB1蛋白克隆表达梯度洗涤尿素变性法抗体制备

    瘤背石磺代谢蛋白PAK2基因的克隆、相对表达量及进化分析

    史艳梅黄笑含杨铁柱沈和定...
    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p21活化蛋白激酶2(PAK2)在生物中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生长、抗凋亡等重要作用,可激活细胞增殖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为探究PAK2基因在石磺细胞增殖代谢中的作用,通过RACE技术克隆得到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PAK2基因的cDNA全长,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PAK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表明,瘤背石磺PAK2基因cDNA全长1 809 bp,包含l 488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95个氨基酸,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瘤背石磺和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 PAK2基因相似度达到8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8%.通过生物进化分析研究得出瘤背石磺与绿色海蜗牛(Elysia chlorotica)的进化关系相对较近.qRT-PCR结果显示,肠道和背部PAK2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其次为神经组织和肝胰腺,腹足、口器和性腺的表达量处于中等水平,而蛋白腺表达最低.初步阐明了瘤背石磺PAK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以及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研究其在石磺科贝类中的具体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瘤背石磺PAK2cDNARACE荧光定量系统进化

    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子

    王时聪夏尚光许邶黄薇...
    185-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异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恢复方向.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一直不清晰.为探明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随林分类型、海拔和土层的变化特征,2016年10月在安徽省东至县梅城林场选择不同林分、不同海拔的6块样地,分层采集0~20 cm和20~40 cm的土样,测定了土壤酸碱度、电导率、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全氮等化学性质.结果 表明:1)该人工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主要由林分类型主导,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电导率和总有机碳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别,针叶林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P<0.05);2)林分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与植物群落多样性无关,主要是通过林木种类(即群落的优势种群)发挥作用的;3)海拔对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也有显著影响(P<0.05),海拔越高土壤性状越好;4)随剖面深度增加,林分类型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将增强,海拔的作用会减弱.综上,调控林分类型是改善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有效措施,种植针叶林能有效提升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亚表层土壤活性碳的比例.

    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林分类型海拔土层深度

    基于DEM和NDVI的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雨洪影响研究

    严军季慧林张园
    192-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丘陵型森林公园因其特殊地形地貌所带来的雨洪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周边雨洪安全.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对其雨洪产生因素进行分析,模拟地表径流,得出易受雨洪影响的区域,并从源头、途径层面分析易受雨洪影响区域的形成原因.结果 表明,利用DEM与NDVI构建的数据模型模拟的径流渠道和高雨洪风险区域与实际相符,可为雨洪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并针对源头、途径、终端三个层面提出全过程雨洪管控策略,强调源头控制与过程管控,从而充分发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雨洪调控功能,完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雨洪安全.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DEMNDVI雨洪管控

    刺黑竹气生根发育与秆芽的生长发育规律

    傅华君万雅雯王星丁雨龙...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刺黑竹(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 Yi)生根和秆芽发育规律,以加强刺黑竹育种和应用的理论基础,以南京引种的刺黑竹为试验对象,通过表观形态学观察以及滑走切片等方法,一方面对刺黑竹气生根的发育机理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对刺黑竹气生根和秆茅在不同部位节间的发育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高生长结束时,刺黑竹竹秆气生根的发育是自基向顶的,竹秆基部的气生根发育最早,也最先达到成熟,靠近基部为刺状的气生根,表现为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深褐色刺状组织,越往秆稍则气生根的发育越为迟缓;而刺黑竹竹秆节部茅的生长则表现为竹秆中部17至19节部生长最快,基部和稍部生长相对较慢.切片表明气生根的发育方式为内起源,而秆茅为外起源.刺黑竹幼秆气生根与秆芽的生长及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了解并利用这种规律将有助于以刺黑竹为主的方竹属竹种的育种与推广.

    刺黑竹气生根秆芽生长规律

    圆竹材构件在建筑中的应用

    严彦费本华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圆竹因其独特的观感和力学特性,在建材领域中有着混凝土和钢材等传统建材不可替代的地位.综述圆竹材料在建筑基础、梁柱、结点等不同部位的应用现状,分析圆竹建筑的建造工艺.研究表明,圆竹建筑产业需进行体系化升级;在原材料方面应实现大规模工业分选分级,形成以竹种、径级和力学性能为标注的分级圆竹材料;圆竹构件及连接件应建立在分级圆竹基础上进行设计并以工厂化加工为主,同时形成配套的标准化制备工艺和性能检测标准;模块化设计和施工技术有利于圆竹建筑的建造和应用推广.

    圆竹建筑建造技术梁柱构件结点

    石灰岩山地4种林分空气细菌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畅赵家豪叶钰倩关庆伟...
    21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石灰岩山地不同林分类型中空气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林分,选取徐州石灰岩山地4种典型林分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沉降法研究林分中细菌含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同步监测温湿度、风速、PM2.5和空气负离子浓度,分析空气细菌含量及其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细菌含量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除冬季日变化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变化趋势,其他季节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2)不同林分类型空气细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看,苦楝林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3)细菌含量与空气湿度和PM2.5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空气负离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苦楝林的抑菌效果最好,湿度、PM2.5和负离子是影响空气细菌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此地城市保健林的营建以及生态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石灰岩山地空气细菌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对枫杨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王艮梅李艳艳曹莉郁万文...
    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水体富营养化对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的胁迫作用,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一年生枫杨幼苗在总氮和总磷分别为2 mg·L-1和0.4 mg·L-1(轻度,记为C1);20 mg·L-1和8 mg·L-1(中轻度,记为C2);40 mg·L-1和15 mg·L-1(中度,记为C3);80 mg·L-1和25 mg·L-1(重度,记为C4)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根茎叶中TN、TP的含量,以及枫杨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结果 表明,富营养化水体处理的枫杨的株高、基径、生物量的值均大于对照处理的值;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枫杨幼苗叶中的TN和TP浓度均呈上升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根和茎的氮磷浓度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3处理中最大,分别为(根:16.49 g·kg-1,2.18g·kg-1;茎:11.14 g·kg-1,1.27 g·kg-1).不同氮磷水平处理的枫杨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C4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低于C1,C2和C3处理(P<0.05),而POD的活性则表现为C3处理最高,达5 214 g·U-1,显著高于C1和C4处理(P<0.05).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枫杨在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生长状况,为深入探究枫杨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去污机理提供参考.

    枫杨富营养化生长酶活性

    基于EST-SSR标记的野生榧树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焘李杰峰张迟高樟贵...
    224-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野生榧树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榧树野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基于榧树(Torreya grandis)种仁转录组开发的36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5个野生榧树居群共142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STRUCTURER遗传结构分析、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主坐标分析(PCoA)等方法分析居群遗传结构.结果 表明,5个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285 7~6.638 9,Shannon's指数(Ⅰ)为1.015 0~1.373 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532 7~0.656 1.36个SSR位点的平均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61 9,平均近交系数Fi.为0.398 1,平均基因流(Nm)为0.704 7.居群成对分析显示,除黄山-嵊州居群间以及嵊州-松阳居群间,其他居群间Fst均大于0.15,基因流大于1.分子方差分析表明5个榧树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2%).居群的遗传结构分析显示,黎川与松阳居群的遗传结构比较相似,而诸暨居群、嵊州居群及黄山居群等3个居群的遗传结构差异较大.5个野生榧树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与各居群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EST-SSR榧树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