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种植业碳排放动态演化分析

    孙康解月贠鸿琬何泽军...
    46-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河南省2006—2020年相关数据,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种植业碳排放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2021—2030年种植业碳排放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河南省种植业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呈现上升—下降的变化特征,且碳排放峰值出现在2015年;化肥是河南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最主要碳源;种植业碳排放存在一定空间集聚效应,主要分布在豫东、豫南和豫北地区;预测发现2021—2030年河南省种植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

    种植业碳排放动态分析灰色GM(1,1)预测模型河南省

    辽宁省牧草种质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马凤江冯良山杨姝吴禹...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概括辽宁省的自然条件概况,从辽宁省牧草种质资源丰富度、分布及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和总结.在现有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牧草种质资源目前存在的收集数量少且保存方式单一、优势种少且存在丧失的危险、育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及仪器设备落后等主要问题,从保护和开发利用出发,提出全面调查并完善牧草种质资源信息、收集鉴定评价牧草种质、加大育种研究和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牧草培育体系等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牧草种质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对策辽宁省

    安康地区水稻和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相关性研究

    李傲瑞陈继平赵飞飞王池...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陕西安康地区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及其根系土为研究对象,检测根系土pH、总硒和各形态硒含量及农作物硒含量等,比较水稻和玉米根系土各形态硒的比例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总硒含量较高,有效硒含量较低,残渣态硒、腐殖酸结合态硒和强有机结合态硒是研究区土壤硒的主要形态.水稻和玉米均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水稻的富硒能力强于玉米.水稻根系土pH、总硒和各形态硒含量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玉米根系土总硒仅与残渣态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1).

    水稻玉米硒含量土壤硒相关性安康地区

    荒漠绿洲区"三生空间"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买热古力·马吉提高敏华马利刚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三生空间"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动态变化.[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1990、2005和2018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从面积与功能值方面进行分析,再利用基尼系数、空间异质系数、社会经济调整系数、资源稀缺系数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ESV模型,分析乌鲁木齐市1990—2018年"三生空间"及ESV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1990—2018年生产空间面积表现为先增长后减少的态势,累计减少16.62 hm2;生活空间面积呈不断增长趋势,主要源于生产空间优质耕地的转移;生态空间面积呈不断减少的趋势,29年间共减少了396.65 hm2.生产空间功能总值处于增长的状态,变化幅度小,增幅17.38%;生活空间功能总值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18年的功能总值是1990年的2.8倍;而生态空间功能总值为减少状态,减幅4.04%.乌鲁木齐市生产空间1990—2005年分布差距大,2018年才得以改善;生活空间分布差距悬殊;生态空间分布绝对均衡.29年间乌鲁木齐市ESV呈显著时空变化,草地、冰川雪地等高生态价值区域呈萎缩趋势,ESV损失共计2354.00万元,水文调节与气体调节生态价值量锐减.[结论]研究结果对研究区科学规划三类用地、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及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三生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空间异质系数资源稀缺系数乌鲁木齐市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永泰县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

    江晓龙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永泰县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方法]对工作区内土壤进行系统采样,送检测试土壤养分大量元素(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pH,通过采样数据的一般性描述,初步判断工作区内土壤养分元素富集分等情况,随后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判断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可行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筛选出评价因子主成分,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将综合得分划分为缺乏、较缺乏、中等、较富集、富集5类.[结果]工作区内土壤养分元素分布不均匀,变异性高,土壤总体呈酸性,富氮缺磷钾.土壤地球化学养分综合状况较差,综合得分属较缺乏、缺乏等级占比达54.68%.[结论]该研究为土壤养分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永泰县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首都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杜胜男郭爱请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为基础,以环首都县域层面为研究主体,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环首都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8年环首都区域13县(市、区)的土地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介于0.2~0.5,土地生态承载力水平较低,需要分区域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优化过程中,I区、Ⅱ区以生态效益优先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Ⅲ区、IV区以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最终得到环首都4个区域的优化方案.该方案可实现环首都区域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土地生态承载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多目标规划模型环首都区域

    山羊ESR1·TENM1和THEM4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相关性研究

    李昆谕刘玉芳陶林江炎庭...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ESR1、TENM1和THEM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山羊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SNP分型技术对ESR1、TENM1和THEM4 SNPs位点进行分型,检测其在云上黑山羊、济宁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3个群体中的遗传学特征,并对其多态性与山羊繁殖性状(产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ESR1 g.76097125C>T位点在济宁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中为低度多态(PIC<0.25),在云上黑山羊中为中度多态(0.25<PIC<0.50);ESR1 g.76139051A>G在云上黑山羊、济宁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中为中度多态(0.25<PIC<0.50).TENM1 g.17333655C>T和g.17372494A>G位点在3个山羊群体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TENM1 g.17236451G>C和g.17586866T>C位点在3个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PIC)为0.05~0.36.THEM4 g.101275605G>A位点在3个山羊群体中为低度多态(PIC<0.2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ESR1 g.76139051 A>G、THEM4 g.101275605G>A位点在云上黑山羊、济宁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SR1 g.76097125C>T位点CT和TT型山羊的初生窝重显著高于CC型(P<0.05);TENM1 g.17236451G>C位点GC型山羊的产羔数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GG型(P<0.05),g.17333655C>T位点CC型山羊产羔数显著高于CT型(P<0.05);其余位点多态性与云上黑山羊产羔数、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TENM1 g.17236451G>C位点可作为云上黑山羊产羔数和断奶窝重选择的潜在分子标记;TENM1 g.17333655C>T位点可作为云上黑山羊产羔数选择的潜在分子标记;ESR1 g.76097125C>T位点可作为云上黑山羊初生窝重选择的潜在分子标记.该研究结果可为山羊分子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山羊SNPs繁殖性状ESR1TENM1THEM4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鸡肠粉对鲤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彭祖想严林卫力博高欣...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新型蛋白源鸡肠粉对鲤(Cyprinus carpio)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57.30±0.10)g的鲤1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尾鱼,分别投喂鸡肠粉添加量为0%(D1组)、5%(D2组)、10%(D3组)、15%(D4组)、100%(D5组)的试验饲料,进行56 d养殖试验.饲养结束后,采集肠道样品,基于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和15%的鸡肠粉降低了鲤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但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效果.D3、D4组α多样性显著低于D1组(P<0.05).D3组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邻单孢菌属(Plesiomonas)相对丰度,D3、D4组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气单孢属(Aeromonas)相对丰度升高.表明在鸡肠粉添加量为10%时,鲤肠道致病菌相对丰度最低,有益菌相对丰度最高,对鲤肠道菌群结构有最好的改善作用.

    鸡肠粉高通量测序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尹红梅陈薇郭照辉王震...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60头12 kg左右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进行为期35 d的生长饲养试验.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1%中药包,研究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粪便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数量以及粪便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5.17%,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34%,料重比降低了4.94%(P<0.05);试验组尿素氮含量和白蛋白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葡萄糖、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粪便乳酸菌数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粪便氮、磷排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的添加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降低腹泻率,增强仔猪免疫力,减少粪便氮、磷的排放.

    微生态制剂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氮、磷排放

    影响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的因素研究

    钟罡檀论李红光范彩云...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安格斯母牛及其犊牛为研究对象,对母牛初乳质量、母牛体况评分及犊牛初乳饲喂量、犊牛初生重以及犊牛断奶后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并测定犊牛血清IgG含量,进而分析影响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及犊牛淘汰率的因素.[结果]饲喂合格初乳(IgG含量≥50 mg/mL)的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远大于饲喂不合格初乳的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随初乳饲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母牛体况评分的升高,犊牛平均初生重也随之增加且血清平均Brix呈升高的趋势.[结论]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受初乳质量和初乳饲喂量的影响.母牛体况评分不仅影响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而且对犊牛平均初生重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犊牛淘汰率.

    被动免疫淘汰率体况评分初生重安格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