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材茯苓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兴旺研究

    孙元鹏吴喆孙燕玲程正...
    230-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茯苓及其药用价值,研究其农业知识产权资源,总结生态适宜种植茯苓的贫困地区,分析其中药材GAP认证与农业三品认证,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下,中药材茯苓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兴旺策略,提出完善茯苓标示类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争取海内外创造类自主知识产权、传承茯苓的传统知识、建设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等九点相关建议.

    茯苓中药材农业知识产权中医药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浙西南山区发展精致农业的策略研究

    叶伟媛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寻找符合区域特点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加快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浙西南山区山多地少,生态资源丰富,适合走精致农业发展道路.分析了浙西南山区发展精致农业的可行性,从主体、客体和发展路径3个方面探讨浙西南山区精致农业的发展.

    精致农业主体客体发展路径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广东农垦城乡产业联动发展路径探析

    蓝新波洪文圳
    237-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广东农垦产业结构特征、现实发展困境和机遇,以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抓手,从多角度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广东农垦城乡产业联动发展路径,包括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成立乡贤会、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小镇、成立农垦乡村产业合作社、构建农村电商综合平台等,让广东农垦乡村振兴工作持续且有效地推行.

    乡村振兴战略二元化经济结构城乡产业联动路径探析

    "互联网+新媒体"农技推广模式设计及保障措施——以宝鸡市为例

    赵忠义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宝鸡现有农技推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媒体运用于农技推广的可行性,提出了"互联网+新媒体"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该模式分为互联网平台推广、微信平台推广、视频推广3种方式.从运行保障、基础设施保障、政策保障3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新媒体"农技推广模式的保障措施,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及新技术扩散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互联网+新媒体农技推广新模式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江西省生态农产品供需路径研究

    孟召博张延飞
    244-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优质生态农产品的供给,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举.当前市场上流动的农产品普遍存在面源污染严重、产品供给同质化、产品质量较低;而遵循生态系统系统规律,生产的高质量农产品,却面临这缺少品牌认证、供给成本较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不足等问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阐述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路径,剖析其生态"有价"的合理性,探索更有利于其有效供给的路径.

    供给侧改革生态农产品供给路径

    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现状·问题及对策

    罗卓李小兰林勇刚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分析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方式、保障制度、取得成效等基础上,系统梳理现行指标调剂存在问题,提出指标调剂措施:第一,建立直接交易、短期拆借、实物抵押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交易主体宜为区县人民政府,可委托区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实施交易.第二,市级指标储备库、区县指标留用库和市场指标交易库的指标规模比例宜为2:6:2.第三,当年取得的补充耕地指标宜设置不超过1年的留存封闭期,未按期使用的自动进入市场再交易.第四,主城区申请受让指标规模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补充耕地任务的50%,其他区县申请受让指标规模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审批占用耕地数与补充耕地任务数的差值.

    耕地占补平衡调剂重庆

    硕士研究生《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崔建国吴月亮张丽杰王钦美...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木遗传改良》是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的主干课程,建设双语课程是实现《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在对近年来《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林木遗传改良双语教学研究生实践思考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筑构造教学改革探讨

    王强姚兴贵吴照学杨迎春...
    25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3个问题,从选用教材+图纸+图集教学资源、构建PBL+CBL教学方式、采用阶段式课程设计模式3个方面对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建筑构造教学方式课程设计

    细胞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马瑞丽徐虹张小红邵景侠...
    254-25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工程实验是生命科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的实验技术方法.在细胞工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实验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旨在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细胞工程实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新时代下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及改革研究

    安小鹏侯金星宋宇轩曹斌云...
    256-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生产学是动物医学、草业科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涉及猪、牛、羊、鸡等畜禽品种的繁育、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畜牧场设计等相关理论和技术,对于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的高级畜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还存在知识体系老化、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基于此,以动物生产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为切入点,分析了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时代下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改革路径,以期为今后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动物生产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