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极小种群植物博罗红豆的光合生理特征日变化研究

    钟象景郭韵刘彩琴梁继霞...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博罗红豆的光合生理特征.[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博罗红豆及其所在群落优势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博罗红豆的光合生理日变化主要为"单峰型",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0:00,达(16.48±0.30)μmol/(m2·s);10:00之后净光合速率有所降低.与群落的优势种相比,博罗红豆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更大,有更强的光合能力.[结论]光合作用能力不是博罗红豆种群的限制因素.

    博罗红豆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合能力

    郑州市城区国槐生长与健康状况调查

    周小娟孙毅宁刘杰
    129-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郑州市国槐的生长及健康状况,对郑州市8个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国槐的株高、胸径、冠幅、健康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国槐以大、中植株为主,平均树高9.7 m,平均胸径24.6 cm,平均冠幅9.1 m;株高主要集中在7.5~13.5 m,胸径集中在13.5~35.5 cm,冠幅集中在4.0~11.0 m,调查区域内国槐的健康等级大多为Ⅲ级;株高、胸径、冠幅较大的国槐植株健康状况明显优于较小植株.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国槐在郑州市生长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郑州市行道树选择及栽培养护提供参考.

    郑州市国槐生长状况健康状况

    "两山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模式探析

    范菡珏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宜兴市芳桥街道作为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当地乡村旅游资源情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两山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模式,以期为构建"两山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两山理论"乡村旅游芳桥街道绿色发展

    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开发研究

    刘奥东卢林芝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行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和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产品表现形式,提高茶旅游纪念品科技含量;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丰富旅游纪念品文化内涵;立足于市场需求,满足旅游者美好生活的需要;强化功效性,开发具有保健作用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等四个方面的开发策略.

    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开发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大连仙浴湾周边为例

    房琳王甜甜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大连仙浴湾周边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以SO+WO为主的组合策略,提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乡村旅游体系,与景区联动,打造"浴场+海岛村"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品牌;丰富乡村旅游活动,营造目的地情感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保护主景区生态资源,促进仙浴湾周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SWOT发展策略仙浴湾

    传统村落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会燕
    143-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域旅游兴起,传统村落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当地村民作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表现出较低的参与热情.为了探究出村民旅游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基于MOA模型,研究并设计相关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概念框架,利用SPSS18.0和Amos21.0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村民的旅游参与度受动机、机会、自身能力三大潜在因素影响.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社区参与影响因素MOA模型

    保护地番茄根结线虫的病原鉴定及抗性材料筛选

    刘丹尚春明杨进张仙保...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根结线虫病样、番茄品种及组合为试材,采集包头市根结线虫暴发地一个根结线虫病样,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技术对24个番茄品种及组合进行Mi-1基因扩增筛选.结果表明,感染内蒙古包头市番茄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筛选出3个纯合抗根结线虫番茄组合.抗感品种及组合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抗病基因的番茄组合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产生了570和160 bp特异性片段,为防治当地番茄根结线虫及培育抗病品种积累材料.

    番茄根结线虫分子生物学

    福建太子参常见病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陈菁瑛黄颖桢刘保财赵云青...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福建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根部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紫纹羽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类(斑点病、叶斑病、黑斑病)三大类,分别阐述其症状与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及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太子参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为高品质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太子参病原传播途径发生条件防控措施

    3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防控剂量研究

    姜彩鸽宋双李茜李颖菊...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引进和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的新型农药品种,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不同品种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及田间最佳施药量.结果表明,孢子囊萌发测定法和叶盘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50%氟啶胺EC50最低,分别为0.74和0.31 mg/mL,毒性最高;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EC50分别为0.91和0.37 mg/mL.与25%吡唑醚菌酯EC50差异显著.从田间防效看,50%氟啶胺药效持续性更长更好,末次药后14 d防效高达93.86%;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这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一致.综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50%氟啶胺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最佳,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依据该试验得出了符合宁夏地区葡萄霜霉病的3种药剂田间防控推荐施用量.

    葡萄霜霉病化学农药室内毒力测定田间防效剂量

    不同包衣剂对直播稻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孙凯文时佩佩熊瑞恒裴昌林...
    160-16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选择市场上效果较好的包衣剂以及新推出的包衣剂,探究药剂包衣对直播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咪·福美双处理可有效提高水稻出苗率、苗期根冠比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壮秧生长整齐,最终形成大穗,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壮秧容易获得高产,即包衣剂处理可有效提高产量.

    包衣剂直播稻苗期素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