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参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的筛选

    冯明桥冯育才勾伟雷娇娇...
    132-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贵州省道真县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验证,利用形态学与 rDNA-ITS 对致病菌进行鉴定,之后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5 种杀菌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引起道真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杀菌剂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佳,病害防治效果为81.63%;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 74.49%;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 30.61%~51.02%.[结论]道真大沙河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党参茎基腐病镰刀菌病原菌鉴定防治药剂

    不同程度烟草白粉病感染秦烟99的DNA甲基化研究

    铁丹张保华张军仓赵继刚...
    135-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烟草白粉病对秦烟99 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明其DNA甲基化在胁迫条件下对烟草的调控作用.[方法]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对不同程度感染烟草白粉病秦烟99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MSAP分析.[结果]DNA甲基化在白粉病胁迫条件下调控烟草生长,秦烟99感染白粉病程度越高,其DNA甲基化水平越高.[结论]该试验通过研究感染不同程度烟草白粉病的秦烟99间的表观遗传多样性,为探明秦烟99生态适应性获得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结果丰富了烟草基因组甲基化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今后研究烟草表观遗传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烟草白粉病秦烟99DNA甲基化MSAP表观遗传

    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减量对设施黏壤土有机蔬菜生长和盐渍化改良的影响

    赵懿刘善江赵静朱志刚...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黏壤土背景下分析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减量对设施黏壤土有机蔬菜生长和盐渍化改良的影响,为改良土壤和提高产量提供依据.以黄瓜为供试材料,设置有机肥减量和有机肥减量情况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土壤改良剂的处理,分析有机肥减量和不同土壤调理剂及用量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减量处理的黄瓜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无显著差异,同等用量下微生物菌剂处理与土壤改良剂处理黄瓜产量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壤改良剂用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且达显著水平.有机肥减量施肥并配施调理剂可显著增加黄瓜的可溶性蛋白水平,但对黄瓜的硝态氮和还原性VC 无显著影响.减量施肥不能降低土壤全盐水平,配施调理剂后全盐含量显著降低,微生物菌剂和土壤改良剂处理土壤全盐含量无显著差异.有机肥减量及配施土壤调理剂土壤养分无显著差异.在土壤质地为黏壤土时,土壤调理剂的添加可改变表层土壤盐分、增加蔬菜产量,但对土壤养分影响较小,需建立长期定位试验进行基础性研究.

    土壤调理剂有机肥料减量施肥设施蔬菜次生盐渍化

    褐煤基调理剂和悬浮肥对烤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阎小毛刘巧真宋雪峰李建华...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育高素质烟苗,提高壮苗率,开展了基质添加和叶面喷施褐煤基调理剂及褐煤基悬浮液态肥替代常规育苗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基质中添加适量的褐煤基调理剂(720 mL/m3),可增加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根/茎干重比,并提高根系活力,有利于培育壮苗;褐煤基悬浮液态肥替代常规育苗肥,虽然能明显刺激烟苗根系生长,但茎叶生长较弱,成苗时间延迟,还需在调整配方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研究.

    烤烟漂浮育苗基质褐煤基调理剂褐煤基悬浮液态肥

    大黄酸治疗腹泻的潜在机制研究

    魏利莎沈鹏
    146-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大黄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增殖的影响.[方法]用0.3~19.2 μg/mL大黄酸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肉汤培养法菌液在600 nm处的OD值,观察并拍照平板培养法细菌的生长情况;用1~5 μmol/L大黄酸处理加或未加脂多糖刺激的IPEC-J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大黄酸在低剂量(0.3 μ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大黄酸在高剂量(10 μmol/L)时对IPEC-J2细胞的增殖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大黄酸不能缓解脂多糖诱导的IPEC-J2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论]低剂量的大黄酸可通过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来缓解由致病菌引起的肠道炎症,但不能直接作用于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

    大黄酸脂多糖金黄色葡萄球菌IPEC-J2细胞

    云南省施甸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沈绍斌吴相美杨光儒熊贤坤...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摸清云南省施甸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及种类状况.[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对云南省施甸县的13 个乡镇46块样地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栽培药用植物资源、传统医药知识及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采集药用植物腊叶标本1137号,通过鉴定和查证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有158科587属859种,其中苔藓类2科2属2 种,蕨类植物12 科20 属27 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137科556属819种.调查到重点药材126种(涉及原植物126种),其中野生药材基源植物71种,栽培药材基源植物55种;调查到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4种;在样地内调查到的重点药材有15种.[结论]该研究为施甸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施甸县

    黄精药材商品市场流通调查研究

    常晖周仔莉靳鹏博马存德...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黄精药材商品市场流通现状,在全国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市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收集黄精药材样品146 份,测定其杂质、水分、单重、色泽、质地等指标,并结合文献调研,重新对市场上黄精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市场上黄精药材主要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3种规格,在各规格下依据单重划分为3 个等级.市场上黄精药材等级划分较为混乱,同时存在产地信息丢失、加工方法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初步制定了黄精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以期为黄精药材规范化生产和流通提供参考依据.

    黄精规格等级市场流通调查文献调研

    对羟基苯甲酸对三七黑斑病致病性因素的影响研究

    胡光玉杨善武周彬赵春琼...
    163-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病害三角"之间的互作影响,分析对羟基苯甲酸对病原真菌及其寄主植物在生理功能、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上的影响.[方法]以三七一年生幼苗及三七黑斑病菌(Altemaria panax Whetzel)为试材,借助酶学分析技术,分别探讨4个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三七-土壤-病原菌致病性生态因素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对三七幼苗及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受到浓度效应的影响.在2.5~5.0 mmol/L浓度下,三七根系抗性酶活性会有短期内的增加,后逐渐降低,而高浓度(10.0 mmol/L)的胁迫下则明显下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三七黑斑病菌在2.5~5.0 mmol/L浓度下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出现较高活性,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病原菌生长情况及繁殖能力较好.[结论]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发生的 3 个要素即寄主、土壤、病原菌三者之间存在化感浓度效应.

    对羟基苯甲酸三七黑斑病病原真菌抗性酶土壤酶活性致病性酶

    打叶片烟尺寸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

    卢幼祥叶浩邵名伟程雷平...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细支卷烟打叶片烟尺寸的适宜范围,开展了>50.00 mm、>40.00~50.00 mm、>25.40~40.00 mm、>12.70~25.40 mm、6.36~12.70 mm 5种不同片烟尺寸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片烟尺寸对叶片形状系数、烟丝理化指标、卷烟的物理指标、燃烧落头倾向率、感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对卷烟的烟气指标无明显影响.适宜片烟尺寸下叶片形状更接近圆形,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有利于卷烟烟丝尺寸分布、丝中含梗签率、卷烟物理指标的控制,感官质量较优.片烟尺寸小的卷烟具有烟支密度分布均匀性好、卷烟燃烧落头倾向率低、烟枪后4.00 mm以上长丝率低等优点,具有烟丝碎丝率、卷烟含末率、端部落丝量高,烟丝整丝率低,填充能力差的缺点.>12.70~25.40 mm片烟尺寸的卷烟重量和吸阻稳定性好、烟枪后>2.00~4.00 mm中丝率最高,通过烟枪后烟丝尺寸聚类分析可将片烟尺寸划分为>40.00 mm、>12.70~40.00 mm、6.36~12.70 mm 3组.综合细支卷烟质量要求,打叶片烟尺寸应适中,适宜范围为>12.70~40.00 mm.

    片烟尺寸叶片形状系数烟丝结构燃烧落头倾向率感官质量

    广藿香油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应用研究

    张珊珊田云恒王鹤达朱浩...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4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广藿香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分别采用液液萃取(LLE)、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固相微萃取(SPME)、顶空萃取(HS)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广藿香油中化学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操作简单、快速,可鉴别出广藿香油挥发性化学成分29种,主要致香成分为广藿香醇(26.39%)、δ-愈创木烯(14.50%)、α-愈创木烯(12.35%)、刺蕊草烯(5.87%)、芳樟醇(5.02%)、α-广霍香烯(4.52%)等.将广藿香油应用于卷烟加香效果评价,能够减小刺激性、改善卷烟余味并对丰富烟香有明显效果.

    广藿香油化学成分含量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质谱卷烟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