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猕猴桃砧木研究进展

    汪志威吕树鸣李秀亚胡秋舲...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嫁接作为猕猴桃繁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良种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开展猕猴桃优良砧木筛选,对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猕猴桃砧木的研究较少,也缺乏专用的猕猴桃砧木.从当前生产过程中常用猕猴桃砧木种类、砧木对接穗、产量、品质及抗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筛选优良砧木提供参考.

    猕猴桃砧木产量品质抗性

    植物环状RNA研究进展

    赵佳明樊二勤王智王军辉...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主要是真核细胞通过反向剪接作用使3′末端和5′末端共价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它是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多种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综述了植物中circRNA鉴定方法、分子特征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表明circRNA可能在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以及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以动物中circRNA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对植物中circRNA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环状RNA非编码RNAcircRNA鉴定分子特征生物学功能

    黑水虻生物转化有机废弃物研究进展

    孙运奇苗金辉周田田侯瑾...
    10-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增长的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黑水虻作为一种营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其幼虫可以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为优质的虫体蛋白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消除环境污染的同时,有效提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近年来,黑水虻的研究开发利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对黑水虻的生物学特性、有机废弃物处理研究进展、黑水虻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黑水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黑水虻生物转化废弃物处理产业化

    鱼菜共生立体高效生产系统研究进展

    刘星刘艳虎治军穆晓国...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鱼菜共生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种循环水种养模式,是基于自然生态循环理念为基础,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有机结合的复合型生产系统,该技术不仅是一种高效生产技术,而且也是绿色的生态型农业技术.鱼菜共生整个系统呈现立体状态,在同一空间、不同层次,高效产出2种产物,更符合现代农业集约高效的需求,随着该技术的日趋成熟,逐步向植物工厂、家庭园艺、城市景观及休闲农业中扩展和应用.针对鱼菜共生系统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鱼菜共生立体生产系统类型、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针对鱼菜共生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鱼菜共生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鱼菜共生系统研究现状类型特点应用前景

    蚯蚓毒物兴奋效应研究进展

    顾浩天张天澍滕海媛常晓丽...
    18-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以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为表征的双相剂量效应关系(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广泛存在.根据测试终点的不同,hormesis可被绘制成倒"U"型或"J"型曲线,主要表现为生物体因内稳态受到干扰而引起过度补偿的生物学效应.蚯蚓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对改良土壤结构功能、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均有积极有益影响.同时,蚯蚓作为毒理学研究中的指示生物和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针对蚯蚓hormes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毒物兴奋效应污染物蚯蚓剂量-反应关系测试终点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尹楚杰吕源财潘文斌
    21-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武夷山当地政府在将茶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开辟了极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不但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首先介绍了武夷山和武夷山茶的基本概况,重点论述了国内学者从茶文化旅游内涵、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对武夷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徽甜糯1号的选育

    何玉杨坤张领刘姗...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甜糯1号是以WX33为母本,SH5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在中鲜玉联合体黄淮海区试验中,2018—2019年徽甜糯1号平均鲜果穗产量11766.87 kg/hm2,比对照增产6.82%.平均粗淀粉含量为69.81%,支链淀粉占粗淀粉比率为97.33%,皮渣率为6.29%.徽甜糯1号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及黄淮海鲜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甜糯玉米徽甜糯1号选育

    伊犁河谷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相关性的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

    杨明花周新丽董世磊艾合买提江·马合木提...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20个玉米杂交种组合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杂交种产量、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的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出籽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穗长、行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提高千粒重和出籽率,增加穗长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玉米杂交组合可划分为3个类群,依据各类群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选育目标.在玉米育种选配亲本时,应注意亲本间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玉米杂交种产量农艺性状通径分析聚类分析

    8个烤烟品种在保山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刘武波周迪杨林圜彭仁...
    31-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保山烟区生产品种单一、烟叶品质不断下降的困局,保障当地烟叶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以云烟99、云烟100、云烟105、云烟113、云烟116、云烟206和NC71为参试品种,以K326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等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云烟100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其最大叶长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云烟99、云烟100产量较K326显著提高10.00%、14.31%以上,产值较K326显著提高27%、25%以上;各供试品种中云烟99化学成分更协调,云烟100化学品质略逊于K326.综合各方面性状表现,云烟99和云烟100在保山地区总体表现较好,可进行小面积生产验证试验.

    烤烟品种品种适应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品质

    混播比例对冰草-黄花苜蓿混播当年产量的影响

    刘德鹏张淑艳张振涛王亚娟...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尔沁沙地将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分别与黄花苜蓿间行混播,设1:0、3:1、5:1和7:1共4个混播比例建植混播草地,研究混播比例对混播当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和草种组合对播种当年冰草-黄花苜蓿各草种产量和草地群体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混播比例5:1的沙生冰草与黄花苜蓿混播组合总产量最高,为144.33 g/m2,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合群体总产量.

    混播产量黄花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