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种植方式变化下双季稻田氮素平衡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才硕时红时元智徐涛...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水稻栽插机械化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正在被直播、抛秧和机械化插秧所替代,种植方式的变化导致了水稻水肥需求与利用发生明显改变.为了深入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田氮素平衡及环境效应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阐述了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技术特点以及稻田氮素输移、流失规律、平衡特征与环境效应等方面研究,以期为南方双季稻高效稳产栽培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种植方式氮素平衡环境效应双季稻田

    我国胡桃楸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李佳娜高瑞馨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桃楸是东北三大珍贵硬阔用材树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但由于过度开采,胡桃楸天然林资源日益枯竭,对胡桃楸人工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已有文献,就胡桃楸的遗传特征、良种选育和繁育技术研究对现有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胡桃楸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胡桃楸的繁育和保护以及进一步更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胡桃楸遗传特征良种选育繁育技术

    蒜头果研究进展

    李洪潮常征高明菊刘伟...
    8-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蒜头果的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种植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全面地综述了蒜头果的研究现状,并就蒜头果的研究及今后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或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蒜头果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应用种植生态适应性

    基于盗食的动物贮藏行为进化

    陈晓宁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贮藏行为进化与盗食现象息息相关.具有贮藏策略的动物群体中普遍存在盗食现象.为了防止其他动物盗窃自己贮藏的食物,贮藏者进化出多种方向的一系列适应机制.在准备贮藏食物前,安全的贮藏点很重要,避免食物被盗窃者偷走;动物会选择合适的贮藏行为及贮藏点;在贮藏食物后进化出不同的保护行为来尽可能的减少贮藏食物的丢失,同时也进化出相应的找回食物的能力,使得食物被找回的概率远大于盗食者.研究盗食现象对动物贮藏行为进化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动物贮藏策略,从而认识动物如何适应复杂的环境.

    盗食贮藏策略互惠盗食

    物联网技术在家禽养殖业的应用研究进展

    邢伟杰潘亚东金波李尚民...
    15-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代表,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我国畜禽编码标准与标识的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我国家禽养殖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物联网家禽应用

    不同覆膜对春季甘薯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林子龙郭其茂陈根辉黄艳霞...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早季不同薄膜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和产量影响,筛选适合甘薯品种栽培的薄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用3种薄膜覆盖3个甘薯品种,调查甘薯生长、产量、效益情况.[结果]覆膜促进甘薯茎叶的生长,提高甘薯产量,覆盖透明膜增产效果显著,龙薯9号、岩薯5号、龙薯28号3个品种覆透明膜产量分别达50.28、44.78、34.47 t/hm2,分别比不覆膜增产11.64%、19.81%、19.28%.3个品种增加收益分别为6139、10197、7264元/hm2.覆盖黑膜的增产增收效果次之.[结论]龙岩地区甘薯早春覆透明膜栽培能提高产量和效益,可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甘薯覆膜品种产量效益

    新乡地区夏大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分析与评价

    黄金华王玲燕唐振海窦士树...
    21-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对33个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显示,永鹏豆6号、尚豆1号、周豆46号、驻豆35、豫研豆086、苏豆13号、中豆6301、粟豆8号、国豆2号、许豆11、五丰豆8号、豫丰豆369、华育11、圣育10号、中黄321、潍豆22、科豆29、道秋23共18个品种均比郑196(CK)增产5%以上,增产幅度在6.21%~59.74%之间;株高在72.8~104.0 cm、底荚高度为8.6~16.6 cm,多数高于郑196(CK),适宜机收;主茎节数在11.4~18.4个,有效分枝在0.6~3.6个,与郑196(CK)相比均较适中;单株粒重在23.3~34.3 g,百粒重在19.0~27.6 g,单株粒数在81.6~180.4个,单株有效荚数在38.6~91.8个,与郑196(CK)相比表现较好;生育期变化幅度在109~113 d,均未超过郑196(CK).因此,这18个品种适宜参加后续试验.

    夏大豆农艺性状产量比较试验

    行距配置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谭华黄爱花郑德波邹成林...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行距配置与不同种植密度相配套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玉米单交种桂单901为供试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4种行距配置为主处理,包括60 cm等行距单行单株、75 cm等行距单行单株、80 cm+40 cm宽窄双行单株、90 cm+40 cm宽窄双行单株;4种种植密度为副处理,包括45000、52500、60000、67500株/hm2.[结果]不同行距配置及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效应,二者交互作用产生正效应,但提高产量的作用效应未达显著水平;宽窄双行单株优于等行距单行单株,是较优的行距配置选择.[结论]52500株/hm2为最优种植密度,其次为密度60000株/hm2,较适宜大穗型品种丰产栽培选择;行距最优配置为80 cm+40 cm,其次为90 cm+40 cm宽窄双行单株处理,产量可达8797.2~8689.5 kg/hm2.

    行距配置种植密度玉米产量

    宁夏彭阳地区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

    韩旭彪李剑兰剑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夏彭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选择9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物产量及相关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9个青贮玉米品种株高都在300 cm以上,中玉335最大,为350.96 cm;叶茎比大部分都在1以上,铁研53最大,为1.34;生物产量排序前三的分别为大京九23、中玉335、种星618,大京九23最高,为92854.50 kg/hm2,铁研53最低,为66289.05 kg/hm2;大京九23干物质含量最高,为97.73%;粗蛋白含量在6%以上的有种星618,含量为6.27%;相对饲喂价值在70以上的有种星618、铁研53、强盛青贮30,其中,种星618最大,为87.93.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个青贮玉米品种的12个指标综合评比,加权关联度排序前三的品种分别为种星618、大京九26、强盛青贮30.

    青贮玉米玉米品种灰色关联生产性能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早熟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高产栽培产量结构分析

    周丕才赵德胜李云飞周晓青...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油杂15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等单位合作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也是云南省育成的首个达到强优势杂交种标准(较对照杂交种增产8%以上)的油菜品种.采用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2016—2018年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栽培种植水平的示范结果,分析云油杂15号高产种植方式.结果 表明,云油杂15号在云南省内油菜主产区,尤其在楚雄州范围内的油菜主产区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的优势;在不同的栽培水平条件下均表现出了较高的产量水平,说明其具备较强的栽培适应性,前作为烤烟、肥力很高的田块有较高的产量;而前作为玉米水稻、肥力中等的牟定县凤屯乡牌坊村委会种植18.0万株/hm2的最佳密度,表现出较强的增产优势;而在肥力中等、播种很晚的永仁县猛虎乡迤帕拉村委会,大幅增加种植密度也获得了相应的产量.

    油菜云油杂15号高产栽培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