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小麦生物量估测

    张敏刘涛孙成明
    182-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光谱因其通道多、数据量大、信息丰富等特点,在小麦农学参数估测方面被广泛应用.对小麦生物量和植被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被指数中在拔节期、孕穗期和全生育期与生物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的植被指数各有16 种;拔节期DVI和RDVI指数相关性最高,r均为0.784;孕穗期GNDVI指数相关性最高,r为0.766;全生育期WI指数相关性最高,r为-0.799;与开花期生物量达到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有8种,WBI指数相关性最高,r为-0.642.分别利用各时期与生物量达到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构建生物量PLSR估测模型,模型的验证R2 和建模R2 均是全生育期最高,分别为0.85和0.93,其次是孕穗期、拔节期、开花期.建模RMSE最低的是孕穗期,为461.74 kg/hm2,验证RMSE最低的是拔节期为354.92 kg/hm2.建模和验证R2 提升最大的是全生育期,提升了0.11;RMSE下降最多的同样是全生育期,下降了298.93 kg/hm2.总体来看,利用全生育期数据构建生物量估测模型精度最优.该研究所构建的小麦生物量预测模型可为田间作物长势监测以及农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小麦无人机高光谱生物量估测植被指数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马飘袁泽宸闫秋吉陈可...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坚持全省"一盘棋"发展思路,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和网络强省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乡村基建、农业农村大数据、智慧农业、乡村经济、信息惠农、数字治理等方面,统筹推动农业农村领域与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但仍存在财政和人才支撑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从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强化示范引领带动、构建多方联动格局等方面进行推进.

    数字乡村实践经验问题对策

    蚜蝇访花习性及种类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欣刘静娴赵乐霍科科...
    190-198,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蚜蝇科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传粉者、天敌、分解者和生物指示物种等多重角色,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依据Meta分析的原理以及野外观察记录,总结了蚜蝇访花的研究现状、中国访花蚜蝇的种类、习性及其访问的植物种类.国外访花蚜蝇的研究多聚焦于蚜蝇对植物的传粉方面,而国内多集中于访花蚜蝇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研究整理出国内访花蚜蝇2 亚科16 族205 种,其中蚜蝇亚科101种,管蚜蝇亚科104种,访花生境主要为农田、田埂杂草丛与林下灌丛及杂草丛,涉及菊科、十字花科等 40 多个科 100 多个属160 余种植物.蚜蝇访花一般在11:00-13:00和15:00-16:00温度较高时段,访花时间约为10.36 s(朵),访花频率为5~7朵/min.蚜蝇的访花行为与种类有关,清理身体上黏附的花粉等行为与蜂蜜相似.

    访花蚜蝇研究现状种类习性

    云南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孙燕孙波夏娥梅刘关所...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对土地资源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日益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新要求,在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分析云南粮食安全状况及存在稳种粮面积压力大、耕地质量不高、粮食自给率不高、粮食种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路径选择,着力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全力做强高原粮仓,确保云南人的饭碗装云南人的粮,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土地利用转型粮食安全问题路径

    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关系研究

    肖双喜冯烨花萌
    203-206,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压舱石,而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多数不愿返乡就业与创业.其原因在于农村收入低、环境差、缺少社会保障、发展机会少、缺少人际吸引力等.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田园综合体与大学生返乡的关系.研究发现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工作机会以及人际吸引力,是大学生返乡的理想载体.最后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基本策略.

    田园综合体大学生返乡就业

    我国乡村美丽价值测算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研究展望

    张春英蔡学斌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科学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乡村美丽价值正是乡村发展的核心,目前乡村美丽价值的系统评价和测算仍相对欠缺.一套科学、合理、有价值的乡村美丽价值评价体系和测算模型的建立对快速提升乡村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乡村美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尝试采用GEM模型、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综合评分法(CGM),对乡村美丽价值从不同角度和理论层面进行评价测算.结果表明,基于五力因素影响下的乡村美丽价值在不同模型分析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果呈现,GEM模型法能够从多角度融合的视角下测算乡村美丽价值;主成分分析法(PCA)能够从影响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上面寻找出路;综合评分法(CGM)可以更全面更深层次地分析和挖掘影响乡村美丽价值提升的因素,并得到乡村美丽价值指数.乡村美丽价值评价模型对指导乡村发展有重要价值.

    乡村美丽价值五力因素GEMPCACGM

    安徽省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解进飞
    215-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十八大以来,安徽多策并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并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也面临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的三重困境.对此,可以通过"本地采金"与"筑巢引凤"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人才总量;通过党建引领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方式调整人才结构;通过精准选派与专业培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乡村人才质量,下好人才"先手棋",推动安徽省乡村全面振兴.

    人才振兴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长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郭茹娜张耀兰
    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提升3个阶段性过程,其演变历程本质上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科技手段,应用科学技术,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使中国农业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利用科技手段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缓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压力,首先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3个阶段的目标出发,对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科技需求进行分析.随后,从科技支撑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进行分析总结.最后,从农业科技政策、人才、融资和推广4 个层面,对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及科技支撑体系如何更好发挥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出建议.

    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长三角地区

    南方山区农户生计风险的成因·对策及机制构建

    周镕基曾勇赵靓耿一昕...
    224-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方山区农户存在返贫风险,防止山区农户再次返贫的首要工作是解决农户的生计风险.针对南方山区农户存在的返贫风险,对部分山区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农户依赖思想严重、劳动力流失严重、生计策略较落后、区位优势利用效率低下、山区乡村治理成本高且生产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等.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增强农户内生发展能力,发挥好脱贫农户主体性,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新乡贤带动生态产业振兴.构建相应的目标机制、合作竞争机制、绩效激励机制、效果反馈机制、共享机制,守住山区农户返贫底线.

    山区农户生计风险可持续生计保障机制构建

    栾川县农户烟草种植意愿调查及对策研究

    杨瑞晖尤方芳李梦琪高净净...
    227-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栾川县农户烟草种植意愿为研究对象,从农户主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生产现状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 4 个方面,对当地农民种植烟草的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栾川县农户的烟草种植意愿相对较低,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从5 个方面提升农户烟草种植意愿对策建议:以绿色生态为理念,打造生态烟叶示范园;以增收共赢为目标,始终坚持科技兴烟;以政策引导为手段,稳定可持续发展基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产业人才素质,以此促进栾川县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

    烟草种植种植意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