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鳍东方鲀与杂交鲀的性腺转录组比较分析

    荆笛张钰渤刘圣聪刘福君...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红鳍东方鲀与杂交鲀(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性腺发育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二者的卵巢和精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表明:通过分析与筛选共得到差异表达基因(DEGs)4157个(卵巢组织)和8260个(精巢组织).其中卵巢组织样本(O_2vsO_1)中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有1912个,表达下调的有2245个;精巢组织样本(T_2vsT_1)中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有4234个,表达下调的有4026个.通过GO功能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在卵巢组织样本中(O_2vsO_1),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归纳为93个功能类别与153条代谢通路;在精巢组织中(T_2vsT_1),差异表达基因可以主要归纳为73个功能类别与154条代谢通路,其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和钙信号通路的富集程度最高.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红鳍东方鲀与杂交鲀的转录组信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转录组数据.

    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性腺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水分胁迫对文冠果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肖明敏刘建海杨逍虎贾鑫...
    117-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年生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3个水分处理:对照、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研究了生长季连续干旱和水涝对文冠果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 表明,控水处理42 d后,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幼苗苗高、冠幅和地径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1.6%、15.9%、和20.1%;水涝胁迫下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8.8%、20.4%和12.1%.干旱胁迫下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减小了29.9%、27.7%和37.8%;水涝处理下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减小了37.8%、34.9%和44.4%.干旱、水涝胁迫下根冠比显著提高(P<0.0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1%和33.9%,在水分逆境中增加生物量在根部的分配是文冠果应对水分逆境的一种重要策略.

    文冠果干旱胁迫水涝胁迫生长性状

    不同铝浓度下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

    吕蒙蒙陈宇林思祖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杉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试验法,同时设置5个铝胁迫浓度,探究在不同铝胁迫浓度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加,杉木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也发生了改变.总的来说,杉木叶片的Fo、Fm和Fv均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Fv/Fm、QY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最后降低的趋势;Fv/Fo随着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Fo、Fm、Fv、Fv/Fm、Fv/Fo以及QY均在1.0 mmol/L时达到最低值;NPQ均明显高于CK,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与Fv/Fm和QY相一致,且在1.5 mmol/L时达到最高值;Qp均明显高于CK,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铝浓度为1.0 mmol/L时达最高值.

    杉木铝胁迫叶绿素荧光

    香榧轻基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饶盈罗优波叶建丰宣子灿...
    123-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榧是榧树中经过无性繁育的一个栽培品种,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多年来造林多采用嫁接苗,生产实践中尚未有扦插苗,通过对不同季节,选择不同枝段,开展多种浓度生根剂的轻基质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是香榧扦插的最佳时期,带顶芽与不带顶芽的枝段均可用于扦插,生根剂的促生根效果以NAA最佳,其次为ABT6号,再次为IBA,最佳处理为NAA 300 mg/kg浸泡插穗基部20 min.此次试验,通过秋季扦插,选用带顶芽的枝段作为插穗,用300 mg/kg的NAA处理20 min,3个月后的生根率达73%,6个月的存活率达93%.该研究为香榧扦插苗在生产实践中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香榧扦插生根剂

    广西桉树人工林高产稳产影响因素及调控对策

    吴庆标张雨蒙陶日志朱意宝...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桉树速丰林年供应木材产量约占全国木材产量的25%,对保障我国木材储备和供应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广西区桉树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和多代连栽,林地土壤理化性质退化严重,土壤缺素、植物营养不均衡和病虫害频发等问题突出,生态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经营程度不高,制约了全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以全区桉树林地估算的木材供应量仅为10.5~12.0 m3/(hm2·a),离30.0~45.0 m3/(hm2·a)的桉树人工林高产目标相差甚远,增产潜力大.基于桉树文献和广西多个国有林场现行桉树营林方案等资料,结合笔者所在团队的桉树营林实践,系统探析新时期广西桉树人工林高产稳产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生态健康与现代林业可持续经营理念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为广西乃至华南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生产力提升提供参考.

    桉树系统化管理标准化和生态化经营广西

    不同基质配比对降香幼苗生长及结瘤的影响

    窦雅静李雁羊仁秀
    131-13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 T.C.Chen ex Chun)幼苗最适宜的培育基质配比,从而加快人工种苗繁育进程.[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红壤土、泥炭土、蛭石和椰糠土为基质,分析不同基质配比下降香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结瘤数量.[结果]降香幼苗最适育苗基质为红壤土:泥炭土:蛭石:椰糠土=3:1:1:2;幼苗生长3个月后,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处于偏低水平,需要适当补充氮肥和磷肥.[结论]该研究可为降香幼苗培育及当地人工林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降香基质配比幼苗生长结瘤

    北京市昌平区文冠果引种选育

    徐红江
    135-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2013年以来4年时间的文冠果引种栽培试验,对文冠果物候期、观赏型品种选育、病虫害及栽培管理等进行观测、归纳、总结,为文冠果观赏型品种的选育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表明:文冠果适宜在北京地区"五一"期间营造观花乔木树种景观.根据文冠果花的颜色,将文冠果的观赏型初步划分为3个系列,即红花系、白花系、粉花系.根据花瓣的单重性,将文冠果划分为单瓣花和重瓣花两大类型.根据盛花期花瓣的特点,将单瓣花进一步划分为紧凑型、离散型、重叠型.根据花的颜色、花瓣的单重性和特点,进一步划分为10个品系,即单瓣白花紧凑型、单瓣白花分离型、单瓣白花重叠型、单瓣红花紧凑型、单瓣红花分离型、单瓣红花重叠型、单瓣粉花紧凑型、单瓣粉花分离型、单瓣粉花重叠型和重瓣白花紫芯型.

    文冠果引种物候期观赏型品种

    城市绿色廊道空间结构的构建——以枣庄市山亭区为例

    孙启臻
    139-14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用地孤岛化、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开展城市绿色廊道建设,建立连贯的绿色廊道网络,能起到充分发挥绿地系统整体规模效应的作用,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该研究从绿色廊道的基本概念入手,以枣庄市山亭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提出城市绿色廊道的构建方法,即提出绿色廊道选线模型、确立绿色廊道空间结构,为城市绿色廊道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绿色廊道廊道结构选线模型

    盐城市射阳县友爱村立体休闲农业更新设计

    卢晓雪肖学健刘青王慧...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立体农业与休闲农业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通过对产业园的地域特色、功能设施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研究,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尊重科学技术,展望未来思想的指导下,探索盐城市射阳县友爱村的立体休闲农业的更新设计.规划提出:打造一个以立体农业为主,以果林种植和休闲观光为辅的综合型农业产业园的规划理念.产业园以大自然资源为本,以自然生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心,结合立体休闲农业模式,依据改革开放的重点和难点极力创造出一个规划合理、特色鲜明、形式创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化解"新三农"问题.

    立体休闲农业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农旅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赵希宁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分析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促进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规模轻质量,开发模式同质化严重;重短期效益,轻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发展;重资源开发,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重管理成本减少,轻专业从业人员招引等方面.通过采取更新理念,因地制宜,突出乡村开发特色;加强宣传,生态优先,倡导乡村绿色旅游;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强化培训,保障人才,提升乡村服务质量等对策来促进榆林市乡村旅游的优化、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榆林市